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论1921—1927年间中国电影发展的文学动力

发布时间:2018-03-02 15:09

  本文选题:中国电影 切入点:文学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21—1927年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学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在繁荣中面临着巨大困境。文学家帮忙分析了其中的症结,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文学界和电影界以文学为参照进行了电影理论建设。自1926年起,开始出现大量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这种做法在此后形成风潮。文学成为该时期帮助中国电影摆脱困境并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并直接促进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一个高潮的形成。
[Abstract]:The period from 1921 to 1927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literature. During this period, Chinese films faced great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sperity.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olutions. Literary and film circles take literatur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lm theory. Since 1926, there have been a large number of films adapted from literary works. In this period, literature beca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help Chinese films get rid of the predicament and develop forward, and directl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climax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lm development in 1930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1905—2010)”(项目编号:11CZW071) 2014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民族化研究综论[J];电影评介;2009年14期

2 任晓韵;;变革:中国电影与社会环境[J];电影新作;2009年02期

3 左衡;;“中国电影:新起点·新思维”研讨会综述[J];电影艺术;2011年03期

4 张丽娟;;试论中国电影的精神贫乏现象[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丁亚平;;文化强国与入世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及趋向[J];当代电影;2011年12期

6 王贝;;从中国电影的发展看其在对外交流中的定位[J];电影文学;2011年11期

7 毕仁科;;试析中国电影的“雅”与“俗”的融合[J];今传媒;2013年06期

8 张启义;中国电影缺什么?[J];电影评介;1995年05期

9 文安忠;敢问中国电影路在何方[J];电影评介;1995年03期

10 阙政;;吐槽造福中国电影[J];新民周刊;2013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川;;家的重建:中国电影的一种叙事策略研究[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振华;;改革开放使中国电影焕发异彩[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屈建平;;超越初级 与强手匹敌——漫谈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旭光;;“全球化”/“民族化”的二律背反与中国电影的选择策略[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马丁·吉泽尔曼;;探析中国电影在德国成功的因素——中国明星在国外形象的个案研究[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7 周星;;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8 黄式宪;;从全球化视野看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崛起[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苗伟;王桂芝;;从“东方主义”角度分析西方对中国电影的选择性接受[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贾冀川;;“五四”精神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军;走出去的中国电影把什么带进来[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秀安;森川和代:日本需要中国电影[N];吉林日报;2002年

3 万 一 邬焕庆 王英诚;2005:中国电影负重飞翔[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饶曙光;2004:中国电影备忘录[N];文艺报;2005年

5 冯睿 张栋;电影局局长童刚谈中国电影改革[N];新华日报;2004年

6 彦;《中国电影报道》改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7 邹建文 祝晓风;重温中国电影的光荣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张文伯;荧屏记录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N];中华新闻报;2004年

9 馨锐;秋季中国电影系列展映硕果初现[N];中国电影报;2007年

10 刘氏兄弟;票价紧追美国 中国电影给谁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蒋俊;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4 马潇;世纪之交中国电影趋势[D];苏州大学;2007年

5 王艳云;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6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7 李超;现代进程中的空间呈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小健;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唐佳琳;新兴电影运动:3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追求[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孟君;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杰;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高汇涓;危机与机会:中国电影融资的私募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凌玮;文学改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8年

4 张效礼;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民族化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苏韶红;《中国电影》(1941/1-3)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陈丽金;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包蒙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尹翠;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朴珍妮;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衍生品的开发状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10 董倩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7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57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