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我国大学生群体研究的嬗变——基于知识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02 17:15

  本文选题:大学生 切入点:高等教育 出处:《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可视化知识分析和科学计量等方法,系统梳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学生研究的期刊论文成果,可划分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期间、改革成长期和高教大众化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大学生群体相应定位为爱国专业型、政治激进型、社会精英型、大众知识与创新精英型四种类型,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增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宏观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各个方面,基于知识分析视角的研究既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的阶段性特征和成长进化,也可以观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
[Abstract]:By means of visual knowledge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metrolo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periodical paper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four stages of the reform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ach stage are defined as patriotic professional type, political radical type, social elite type, mass knowledge type and innovative elite type. It is found that the subje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The macro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China has a direct impact on all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analysis can not only see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China.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G64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永川;;大学创业教育应为与何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2 季志;;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模型与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5期

3 赵修锬;;怎样做好班级的政治思想工作[J];福建师大;1973年02期

4 陆云山;;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状况综述[J];复旦教育;1992年01期

5 冷余生;大学教学方法若干基本问题简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6 罗承选;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大学面向新世纪的重要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7 喻岳青;应答实践对理论的呼唤——我国高等教育原理研究五十年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8 姚启和,石火学;五十年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法》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9 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10 王伟廉;高校应当确立“教学改革为本”的思想[J];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群;;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王华斌;姚莉;王旭;;略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曹洋;;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金瑾;培养教育科研型教师 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6 李燕;;多学科视野中的创业者人格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张爽;;谈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9年16期

8 张应兰;;浅谈如何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之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J];才智;2010年07期

9 李雁冰;高校学生政工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3期

10 黎军;石恒慧;李璧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机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龙;贾继伟;刘爽;;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孔冬青;周玉国;杨兵;陆峻波;;中美高等教育法比较[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以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为例[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胡学;;农业类高等院校专业结构合理化设置之建议——基于大学本科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陈佳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A];第十六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宁;王成伟;毛兵;;以创新为动力,掌握创新技法,,提高中医教学水平[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宋承祥;教育结构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志远;艺术设计学科特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何淳宽;中国大学学术性准正式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黄景碧;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支持系统(DDEDSS)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唐世纲;大学制度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巍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许义;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蕾;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亚男;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干部角色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亚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体系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6 徐昕;拔尖创新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悦;美育视野中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汪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韦宏思;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向辉;天水市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德、美、日三国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思想家[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1期

3 岳昌君;;高校毕业生求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4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5 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6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9 杨丽娜;颜志军;;信息技术采纳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4期

10 李玉斌;严雪松;姚巧红;褚芸芸;南丽岚;;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的建构与实证——基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郑南宁;[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素叶;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彭秀卿;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卢如荣;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冰冰;杨晶怡;;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J];山东教育;2008年07期

2 高艺娟;;运用化学,解读生活[J];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2008年Z1期

3 陈立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分析[J];考试(高考.文科版);2006年11期

4 赵崇岩;;图书馆隐性知识分析及管理策略[J];教育探索;2007年12期

5 周立言;;数学与生活同行[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年10期

6 侯秀芬;;天气变化要深思[J];初中生学习(初二);2009年06期

7 徐春荷;;立体几何知识在分子结构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9年04期

8 魏刚;;生活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J];考试周刊;2011年10期

9 赖满林;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回答政治试题中的分析说明题[J];龙岩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10 王剑辉;;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衔接之我见[J];吉林教育;2014年07期



本文编号:1557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57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