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政府监控
本文选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切入点:演化规律 出处:《湘潭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并深刻影响着现实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与纵深发展,使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网络表达意见、情绪与态度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并使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也呈现常态化、扩大化和复杂化趋势。注重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分析、引导与监控,是当前党和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公众以网络为载体表达对事件或事件相关政治、经济和社会具有影响和倾向性意见、情绪与态度的总和。具有发生即时性、主体隐匿性、交流互动性、内容丰富性和群体极化性等特征。一般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可以分为生成阶段、扩散阶段和消减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呈现着一定的演化规律,譬如在生成阶段主要表现为形态突变规律、叠加聚焦规律、共振趋同规律、群体极化规律;在扩散阶段,主要表现为线性渐进规律、涟漪发散规律、感染互动规律和螺旋上升规律;在消减阶段,主要表现为冲突阻动规律、替代转移规律、散焦碎化规律和自然消散规律。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舆情监控取得了初步成效,譬如舆情监控意识普遍提升、舆情监控法律逐步完善、舆情监控机构开始设立、舆情监控技术逐步成熟等;与此同时,在政府舆情监控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政府对舆情监控地位认识不清、政府对舆情爆发危机应对不当、政府对舆情演化规律把握不准、政府对舆情监控条件投入不足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舆情监控理念观念较为保守、舆情监控法律建设相对滞后、舆情监控监管体制尚未健全、舆情监控应对机制亟待改进等,严重影响了舆情监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目前,国内外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极为重视,并形成了一些经验。从国外来看,美国注重舆情监控的法制化和技术化,法国构建了政府、行业与社会的协同监控模式,韩国实施了互联网行政许可制度,加拿大构建了完备的网络事件应急系统,新加坡实施对网络舆情的严格管制等;从国内来看,通过“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甬温”事件、“抢盐”事件的个案观察,发现政府逐渐对网络危机管理更加关注,并加强了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构建了政府与网民舆情互动机制等。综合国内外经验与教训,认为在舆情政府监控过程中,强化舆情政府监控的观念建设是前提、健全舆情政府监控的制度体系是基础、提升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能力是关键、完善舆情政府监控的技术措施是保障等。因此,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政策建议:一是创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念,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舆情监控价值取向、构建“道德自律”的舆情监控约束规范、遵循“平等公正”的舆情监控行为准则和实现“及时有效”的舆情监控基本目标;二是优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健全舆情生成期的研判预警机制、及时启动舆情扩散期的引导控制机制和逐步完善舆情消减期的善后恢复机制;三是改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技术支持,包括舆情信息收集系统、舆情监控分析系统、舆情应急响应系统等;四是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网络舆情的法律制度保障、构建舆情监控的组织体系保障、培育舆情监控的人才队伍保障和优化舆情监控的协同治理保障。 文章主要创新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本文以现实时代背景为出发点,通过对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重点研究和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的相关理论问题,是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一次新的尝试。第二,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态势,并总结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扩散规律和消减规律,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并且丰富和完善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体系。第三,重点分析了国外的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政府监控网络舆情的典型经验,以及总结了我国实践中较为典型个案经验与教训,并从基本理念、应急机制、技术支持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监控政策建议,为有效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能力和监控水平提供相关研究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荔;;政府与网络舆情之关系的法理研究——以突发事件为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李欲晓;;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指标体系建立初探——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梅;;从华南虎事件看组织传播中的权力角逐[J];今传媒;2008年08期
4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王娟;;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4期
6 陈玉霞;;从“李信事件”看网络舆论监督[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燕道成;蔡骐;;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J];当代传播;2007年02期
8 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秦健;;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10 巨乃岐;宋海龙;张备;;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析论[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岩;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演化和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李澍淞;基于蜂拥策略的网络舆论演化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纪红;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郭超海;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于晶;突发事件政府新闻发布的传播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9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5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