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观的历史演变与跨学科研究
本文选题:受众研究学派 切入点:消极受众 出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媒介技术更新迭代的背后,是作为传播过程中重要一环的受众的地位的不断提升,从消极被动走向积极主动,其中尤以经验学派的"使用与满足学说"、文学批评的"接受理论"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编码/解码"等理论对受众地位的提升意义重大,它们的研究范式和路径也因此成为众多受众研究者的经典范本。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变化,受众的主体性被不断挖掘,传统理论已难以适用于现在的传播环境。从历史维度重新介入受众研究,梳理不同学派的受众研究方法,既能挖掘作为研究对象的受众的地位演变的内在逻辑,亦可为媒介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更替寻找外在支点,并为受众成为心理学、社会学主体的发展趋向把脉。
[Abstract]:Behind the iteration of media technology renewal i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tatus of the audience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from passive to active. Among them, the theory of "us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empirical school, the "reception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coding / decoding" of Birmingham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audience. As a result, their research paradigms and paths have become a classic model for many audience researchers.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audience is constantly being excavated. The traditional theory has been difficult to apply to the pres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By re-entering the audience research from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and combing the methods of the audience research of different schools,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audi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an be excavated. It can also look for the external fulcrum for the change of the media consumer's usage habits, and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for the audience.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传播理论”(项目编号:13BA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隋岩;曹飞;;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金惠敏;;走向社会本体论——试论戴维·莫利的积极受众论[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胡奕颢;;3D电影美学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刘莉;潘仁;;试论当代中国文化的嬗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另一个价值维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4 王倩;媒介素养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昭军;文化研究与文化史研究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张莉莉;;“我”在故事里的文化狂欢──《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的独特魅力[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周志强;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8 陈占彪;;中国娱乐文化特征探析[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9 张生祥;;浅析文化理论流派的历史衍变[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徐文明;;《宋景诗》中的身体叙述:主流意识形态编码与难以规避的内在尴尬[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贺晓宏;;民族资产阶级图像的重构——《大染坊》意识形态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衡旭辉;孙法浩;李存金;;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体缺失”现象的调查与思考[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5 孙宜君;;论后现代视阈下中国影视艺术的审美取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6 钱春莲;;城市影像中的电视: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内地、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影片中的“城市”表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7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8 贾明;;大众文化:现代都市的文化主潮——兼论文化与城市的关系[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8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1561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6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