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厨房用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饮食文化 切入点:情感化设计 出处:《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从各种角度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饱含了我国先人留下的许多宝贵遗产。中国饮食文化瑰奇绚丽,闻名世界,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审美乐趣是其他民族所不及的。厨房用具具有改善我们生活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因为"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中国厨房用具的发展历史就如同深远的中国饮食文化一样,积厚流光,同时,厨房用具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开始逐渐变为人们饮食方式的主导。为改进目前国内厨房用具设计单一、淡漠的不良现象,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厨房用具情感化设计研究迫在眉睫,并且新的情感化表达方法需要我们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实现。
[Abstract]:China food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various angles reflects China's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politic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formation, with many valuable heritage of our ancestors left behind. Chinese food culture 'gorgeous, is famous in the worl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Thinking and aesthetic pleasure the Chinese nation is other nations as. Kitchen appliances can improve the importance of our life incomparable, because "eat" is the most basic human need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kitchen utensils as profound Chinese food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kitchen appliances is also very rapid, gradually becomes the leading people die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domestic kitchen design is single, bad phenomenon indifferent, on the emotional design of kitchen appliances Chinese food culture force In the corner,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new method we need to use high-tech means to achieve.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
【分类号】:TS97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仁湘;开门七件事 盘中千年餐——中国饮食文化1000年的变迁(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邱庞同;关于审阅《道家、道教养生思想源流和中国饮食文化》一文意见的说明[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年03期
3 张振楣;宴请——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乌托邦[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4 万建中;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机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徐旺生;中国的饮食与中国文化[J];农业考古;2002年03期
6 ;龙与中国饮食文化[J];肉品卫生;2002年04期
7 余世谦;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徐新建;天府之宴——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梁昭;中国饮食:多元文化的表征——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10 徐万邦;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繁芝;;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天使”[A];庆祝北京食品学会成立十五周年论文集[C];1994年
2 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孟海棠;;创新与中国饮食文化[A];“自主创新推进上海食文化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海棠;;创新与中国饮食文化[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5 满恒荣;吴美云;潘政苓;;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研制国际特色主食[A];庆祝北京食品学会成立十五周年论文集[C];1994年
6 徐峰;尹立;申荷永;;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朴兵;;略论苏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8 奚丽芳;吴昊;;20世纪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概论[A];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上)[C];2009年
9 姚伟钧;;北京奥运会与中国饮食文化传播[A];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C];2007年
10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专家系列介绍之三 中国饮食文化无形遗产守护者[A];饮食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庄建;为了心中的文化坚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2 程小敏;中餐申遗是否要“高大上”?(上)[N];中国食品报;2014年
3 程小敏;中餐申遗是否要“高大上”?[N];中国食品报;2014年
4 陈立群;后非典时期要变饮食观[N];今日信息报;2003年
5 商报记者 吴颖 整理;专家呼吁出台国家美食促进战略[N];北京商报;2010年
6 程小敏;中餐申遗是否要“高大上”?(中)[N];中国食品报;2014年
7 高继民;详尽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成果与奥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孙_";明年本市外语人口达到500万[N];北京日报;2007年
9 中华秦汉酒业集团总经理 张正春;好酒礼宴天下[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10 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 刘广伟;美食不应奢侈丰、稀为贵当止[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峰;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焱;论近世中西文化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之新变[D];江南大学;2008年
2 曾晖;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春英;民国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构成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臧迤;论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交际法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5 李琳;从功能论视角看中国饮食文化翻译[D];山西大学;2014年
6 胡梦楠;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D];郑州大学;2014年
7 刘佳佳;历史视角下的山西面食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童雨菲;中国饮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9 张睿;[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孙晓磊;涉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技巧[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0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8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