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科学的文学本质观与文艺领域的反本质主义思潮

发布时间:2018-03-08 20:27

  本文选题:文学理论 切入点:文学本质观 出处:《河北学刊》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艺领域的反本质主义理论反对把文学的本质理解为僵化的东西,却又走上了否定文学有任何定性的迷思。针对反本质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曲解为"虚幻的实体",本文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文学本质的科学方法论,即从文学活动的实践及其与经济基础、政治及其他文化的整体联系和对立统一中考察文学。正是在这一复杂的实践过程中,文学形成了既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因素相联系,又带有审美价值的独特本质。科学的本质观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的。这种带历史性的文学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文学性,即真、善、美融会统一的一般本质。文学的一般本质具有规范性和开放性,它体现在意识形态文学、精英文学、商品文学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之中。
[Abstract]:The theory of anti-essentialism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art oppo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as a rigid thing. In view of the anti-essentialist 's mis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theo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superstruc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ounding Marxist theory of "illusory entity". The theory provides us with a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or examining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That is, to investigate literature from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its overall connection with economic base, politics and other cultures, and from the unity of opposites. Economic and other cultural factors are related, but also have the unique essence of aesthetic value. The essence of science holds that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develops and changes historically. This historical literary essence is relatively stable. This is the general essence of literature, that is, the unity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The general nature of literature is normative and open, which is embodied in ideological literature, elite literature, and so 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works, such as commodity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昭第;;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艺术本质论的终结及其反思[J];当代文坛;2011年02期

2 聂春华;;个体言说与“普遍性”神话——从话语沟通看现今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文艺学论争[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3 王伟;;反本质主义、文论重构与中国问题[J];文艺争鸣;2013年01期

4 李自雄;;关于反本质主义的三个关系问题——兼答王伟博士[J];文艺争鸣;2013年05期

5 赖大仁;许蔚;;文艺学反本质主义:是什么与为什么——关于文艺学反本质主义论争的理论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王晓冬;;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经典的解构和重构[J];青春岁月;2010年06期

7 唐铁惠;;“反本质主义”的佯谬与霸权意识[J];长江学术;2006年04期

8 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9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涛;;“后本质主义”文艺学真的可能?——“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批判的再批判[J];东方丛刊;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祁志祥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文学的“本质”问题是否可以探讨[N];文汇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吕汉卿;当代文论生产中的反本质主义思维之商榷[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俊;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燕;当代文学理论中的反本质主义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7 谢微;反本质主义语境下的文学本质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85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85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