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中学教科书与韩国中学教科书中的体育术语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朝鲜族教科书 切入点:韩国教科书 出处:《延边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往频繁,内容更加丰富,但是因政治原因长达40多年隔绝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朝鲜族中学教科书与韩国中学教科书中的体育术语有了很大差异。 本文以中国朝鲜族中学体育教科书与韩国中学体育教科书中的术语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查出了241个同形体育术语和387对异形体育术语。分析异形体育术语产生的原因如下。 第一,术语起源的差异。按照术语的起源来分类,中国朝鲜族中学体育教科书中使用固有词术语较多,外来词术语极少,但韩国中学体育教科书中使用外来词术语较多,固有词术语较少。甚至网球、羽毛球等从国外起源的运动项目使用外来词术语各占81.3%、76.5%。第二,朝鲜语拼写法的差异。分析了头音法则、形态标记、中间“(?)”音标记、外来词标记的差异。第三,两国词汇纯化运动的深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第四,中国朝鲜族语言受汉语影响的差异。第五,其它差异。 本文还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中国朝鲜族中学生对朝鲜族教科书和韩国教科书中的体育术语使用情况。发现学生对朝鲜族教科书中的体育术语容易理解,但对韩国教科书中的体育术语较难理解,连中国朝文版报刊、杂志等媒体中也使用很多韩国教科书中使用的外来词体育术语,但学生遇到较难理解的术语时不去查阅其意思。调查中还反映出大部分学生想去了解韩国体育术语。 最后,论文提出编写朝鲜族中学体育教科书中的术语使用方案,并具体论述统一朝鲜族中学体育教科书中出现的异形术语,修正教科书中出现的错、漏字、必要纯化的术语,提出引进韩国异形术语编写在教科书附录中及编写了各年级中国朝鲜族体育术语和韩国体育术语对照表。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中国朝鲜族中学体育教科书和韩国中学体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查出同、异形术语,分析异形术语产生原因,提出编写朝鲜族中学体育教科书中的术语使用方案。为朝鲜族体育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中国朝鲜族人民能更好的理解媒体中使用的体育术语提供帮助,对以后的中韩民族体育文化交流提供材料。不足之处是所提出的术语使用方案欠进一步的验证。
[Abstract]: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1992,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ve had frequent exchange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etc., but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ore than 40 years of isolation due to political reasons,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Korean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and Korean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This paper takes the terms in Chinese Korea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and Korea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xtboo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241 homomorphic sports terms and 387 pairs of special-shaped sports terms were found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shaped sports terms were analyzed as follows. Firs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origin of terms.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of the terms, Chinese Korea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xtbooks use more inherent terms, loanwords are rare, but Korea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xtbooks use more loanwords. Even tennis, badminton and other sports originating from abroad use loanword terms 81.3 / 76.5. second, the differences of Korean spelling are analyzed. "phonetic markers, differences in loanword markers. Third, differences in the depth of the movement of vocabulary pur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4th,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Korean languages influenced by Chinese. 5th, other differences. The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sports terms in Korean textbooks and Korean textbooks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is found that the sports terms in Korean textbooks are easy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sports terms in Korean textbooks. Even Chinese Korean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other media also use sports terms of loanwords used in many Korean textbooks. But students don't look up their meanings when it comes to terms that are harder to understand. The survey also shows that most students want to understand Korean sports term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plan to use the terms in the Korea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 and discusses concretely the unified term of abnormal form in the Korea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xtbook, the correction of the mistakes in the textbook, the omission of the word, the necessary purification of the term. The introduction of Korean special-shaped terms is proposed in the appendix of the textbook and a comparative list of Chinese Korean sports terms and Korean sports terms in different grades is compil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same and abnormal term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Korea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and Korea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an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abnormal ter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lan to compile the terms used in the sports textbooks of Korean middle schools. It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Korean spor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nsult information, and helps the Chinese Korean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ports terminology used in the media. To provide materials for the future cultural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Korean national sports. The deficiency is that the proposed terminology use scheme is not further verified.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展;;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与贡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卢贵子;关于中国朝鲜族历史上限的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03期
3 全;;反思:中国朝鲜族学术文化研讨会[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4 李洪遇;;自我反思:求发展的中国朝鲜族——论中国朝鲜族的长、短处[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5 车哲九;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其变化[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舒兰;浅析中国朝鲜族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特点[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7 全国权,雨田;对中国朝鲜族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世纪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蓝帆;;长白山下的中国朝鲜族之家[J];环境与生活;2012年11期
9 金虎雄;;全球化与多元共生时代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发展战略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金浩;;中国朝鲜族文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评吴相顺教授主编的《中国朝鲜族文学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金虎雄;;全球化与多元共生时代的文化战略——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为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张子波;杨康鹃;金雄吉;金艳花;;中国朝鲜族CCR5△32基因突变的研究[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3 张子波;杨康鹃;金雄吉;金艳花;王欣昊;;中国朝鲜族Ⅰ型胶原蛋白A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吕瑞东;建立中国朝鲜族博物馆[N];吉林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春荣;延边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开工建设[N];延边日报(汉);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杨守玉;中国朝鲜族非遗展馆接待客人4.4万人次[N];延边日报(汉);2011年
4 记者 战德全;文化战线要以展示中国朝鲜族风貌为己任[N];延边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军;帽儿山下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园[N];延边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军;《中国朝鲜族移民史研究》出版[N];延边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颜玉芝;为繁荣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尽心尽责[N];延边日报(汉);2010年
8 明亮;踏着古老歌谣走过沧桑巨变[N];延边日报(汉);2011年
9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 电视剧《长白山下我的家》制片人 刘立京;从“小家”透视出民族的“大家庭”[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景志英;自觉传承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N];延边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哲焕;中国朝鲜族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崔玉花;解放前中国朝鲜族歌谣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3 金英兰;中国朝鲜族小说与在日朝鲜人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全信子;中国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琳瑛;当代中国朝鲜族小说中的佛教因子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2 朴光星;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重组[D];延边大学;2000年
3 李丛丛;中国朝鲜族小说中的韩国人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金晶花;中国朝鲜族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成;中国朝鲜族体育的文化审视[D];延边大学;2007年
6 李泰周;中国朝鲜族民族自治的历史和现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任英兰;中国朝鲜族中学教科书与韩国中学教科书中的体育术语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8 金哲;2010年中国朝鲜族文学优秀作品集[D];延边大学;2014年
9 朴万龙;中国朝鲜族跆拳道的普及与发展过程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李香春;中国朝鲜族民谣溯源与探析[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07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60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