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圣经》中的“约”对当代中国诚信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29 09:28

  本文选题: 切入点:诚信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千百年来,诚信作为儒家“五常”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为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诚信缺失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败坏了我国的社会风气、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削弱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西方的诚信文化反而越发浓厚和稳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的诚信是道德诚信,是作为一种个人私德、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存在,其存在是不稳固的;而西方的诚信是契约诚信,契约诚信作为一种公共原则融入到西方制度、法律、文化、宗教、艺术、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具有坚实的世俗基础。本文以西方契约诚信的起源和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契约诚信如何影响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力图为我国当前诚信文化建设寻找可借鉴的途径。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约”的起源—《圣经》中的“约”及其内涵。通过《圣经》中四次重要的“约”探析了西方契约的起源及契约的内在精神。虽然此时“约”还只是一个宗教范畴内的概念,但此时它已经具备了理性、自由、平等等资本主义精神,这些契约精神以宗教为媒介逐渐传播开去,并逐渐内化为西方人的内在价值观。第二部分是“约”的发展—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约”的精神发展到社会政治领域的体现,在这里,通过对霍布斯、洛克、卢梭、罗尔斯等人的社会契约论的分析来说明契约精神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第三部分是“约”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分别从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说明契约精神是如何通过制度、法律、经济、习俗等方面来引导西方人的思想和行为、为诚信奠定坚实的世俗基础的。第四部分是“约”对当代中国诚信建设的启示。由于本文重点在于借鉴西方的契约诚信文化,在这里主要从文化、制度、法律三个角度、结合中国实际为我国当前的诚信文化建设提供建议。
[Abstract]:For thousands of years, good faith, as one of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Confucianism, is the code of conduct and moral cod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lack of honesty and credit has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t has seriously damaged the social atmosphere in our country, affected the social stability of our country an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weakened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contrast, the culture of honesty and credit in the Wes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trong and stable.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integrity of China is moral integrity and is a kind of personal morality. The existence of virtue depends on the individual's moral cultivation, and its existence is unstable, and the honesty of the west is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ract, which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western system, law, culture, religion and art as a public principle. It has a solid secular foundation to guide people's behavior in every aspect of daily life. This paper tak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ontract hone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how the contract honesty affects all aspects of the western socie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origin of the covenant-the covenant in the Bible and its connotation. Through the four important parts in the Bible, The covenant explores the origin of the western contract and the inner spirit of the contract, although at this time the covenant is only a concept within a religious category. But by this time it already had the capitalist spirit of reason, freedom, equality and so on, and these spirit of contract spread gradually with religion as the medium.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velopment of "covenant"-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covenant" into the field of social politics. Here, through Hobbes, Locke, Rousseau, The analysis of Rawls'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illustrat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spirit of contract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 third part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venant on the western society. Three aspects of daily life are to explain how the spirit of contract guides westerners' thinking and behavior through institutional, legal, economic, and customary aspect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reat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onesty and credit in contemporary China. Sinc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contract culture of good faith, it is mainly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culture, institution and law.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urrent integrity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太;王静;陈国木;;从科教兴国到科技兴农的文献评述及经验总结[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2 林左鸣;吴秀生;;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谷奇峰;丁慧平;;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于唤洲,徐余庆;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对中小企业理论的支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潘爱华;DNA双螺旋将把人类带入生物学世纪[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春;;民商法本位区分与责任机制差异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叶志鹏;;自由、民主与法治——谈哈耶克的自由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罗锋;李军;;有效需求不足、体制性障碍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基于广东佛山市的调查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9 陈华森;袁明旭;;新自由主义自由观与国际金融危机渊源[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10 贾冰;;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J];才智;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永坤;;安全规制:死亡赔偿标准与罚款数量的合理确定——统计的生命价值研究述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于桂兰;;从“单产权制度”到“双产权制度”——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的产权理论基础演化轨迹[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卢映西;;从WTO的困境看经济学革命[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杨玉生;;马克思的“转形”问题和斯拉法的标准商品——对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阿吉特·辛哈观点的评述[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樊华;;论律师的自由[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韩逸畴;;宗教与法律——自由源与流的探戈[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8 朱海;张红梅;张目;;贵州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研究[A];第二届中国沿海地区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晏辉;;价值危机与文化反思[A];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孙思哲;岳新佳;程永超;;文化体育与体育文化思考[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2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3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婧;企业纵向边界、生产组织与区位分布的选择[D];浙江大学;2009年

6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长松;交易成本视角的铁路客运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钟响;政府公民间沟通的信息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超;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俊颖;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丹;盈余管理透视[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洁;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与政策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李才科;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及其对政府能力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衷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徐进;企业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杰;拆迁过程中利益冲突及基层政府角色定位[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支慧;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0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680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