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转轨以来蒙古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31 04:30

  本文选题:蒙古国 切入点:地缘政治思想 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2期


【摘要】:苏东剧变使地处内陆的蒙古国内外部环境和美国全球战略发生很大变化,蒙古国的外交战略也随之进行了"革命"。进入21世纪,蒙古国对其国际政治身份、地缘战略定位和外交战略选择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和布局,其外交战略进一步调整,继续推行与中俄两国"等距离"均衡外交,同时积极地与美国等"第三邻国"互动。蒙古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交思路:发展本国经济,借助"第三邻国"来平衡南北两大邻国地缘政治关系,进而谋求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最大化。
[Abstract]:The dramatic changes in Soviet Union and East Europe made Mongoli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global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greatly changed, and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of Mongolia went on a "revolution".In the 21st century, Mongolia has carefully thought and laid out it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dentity, geo-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diplomatic strategic choice, and its diplomatic strategy has been further adjusted and continued to carry out balanced diplomacy "at equal distance" with China and Russia.At the same time, actively interac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third neighboring countries."Mongolia has formed a unique diplomatic thinking: to develop its own economy, to balance the geo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with the aid of "the third neighboring country", and to seek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interest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地缘经济与中蒙关系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经贸人文交流的视角”(编号:2013A001)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巴特尔;近年蒙古国经济形势分析[J];当代亚太;2002年10期

2 图门其其格;;转轨时期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J];当代亚太;2006年03期

3 张利军;蒙古国的均势理论与地缘安全政策[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1期

4 富景筠;;中、蒙、俄三角关系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学习月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仁其;蒙古国对外经济贸易战略与产业调整战略分析[J];东北亚论坛;1998年03期

2 李晗斌;赵儒煜;;蒙古国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9年05期

3 许海清;;基于利益共享的中蒙经贸合作关系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4 卢现祥;周晓华;;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亚洲经验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刘世强;;蒙古国牲畜保险的创新和启示[J];农村经济;2008年08期

6 张士鑫;;简述中蒙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杨晓燕;;从历史观的差异考察中蒙关系中的文化冲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孙峰华;徐建斌;任成凯;李少鹏;;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几个政治地理热点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9 宋效峰;;冷战后蒙古国的“多支点”外交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2期

10 刘淑梅;;中俄美日与蒙古国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成娟;当代蒙古国外交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杨明星;“第三方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郭文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延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5 马立国;21世纪初中蒙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卡娃;蒙古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欧德卡;1990年以来蒙古国劳动力市场变动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启颖;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与中蒙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额尔敦图雅;转型以来蒙古国种植业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韩飞;21世纪初期中美伊大三角地缘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陈雪姣;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娜日素;蒙古国牧民社会保障问题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游茂;新世纪初蒙古周边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8年

9 张野芳;中蒙关系发展中的阻碍因素[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依稀汉达;冷战后蒙中关系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泽;俄罗斯在亚太战略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1995年02期

2 ;美蒙关系迅速发展[J];现代国际关系;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运忠,丛向群;论新世纪世界地缘政治的历史性重组[J];当代亚太;2001年04期

2 朱新光;地缘政治与冷战后波兰新外交[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3期

3 陈霞;对地缘政治的再审视——如何看待当今地缘政治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6期

4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J];战略与管理;2001年03期

5 赵龙庚;“9.11”后中亚地缘政治新格局[J];和平与发展;2002年02期

6 鄂志寰;;美伊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经济金融影响[J];国际金融;2003年05期

7 王东岳,曲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新世纪美俄对中亚的战略争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П.Я.巴克拉诺夫 ,周建英;论当代地缘政治范畴[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9 汪波;美国的21世纪“经济化地缘政治构想”[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刘波;试论20世纪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环;“多事之秋”来临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N];金融时报;2014年

2 程实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地缘政治动荡为何没有推高油价[N];东方早报;2014年

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复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任卫东;谁在制造东亚地缘政治地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前瞻[N];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早报记者 杨小舟;“中国应强化地缘政治约束右倾日本”[N];东方早报;2014年

7 早报评论专栏程亚文;为中亚地缘政治“破碎带”重建秩序[N];东方早报;2005年

8 邓敏;地缘政治紧张 油价回落恐成奢望[N];期货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伟 刘向 朱晟;美国能源革命影响地缘政治[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 阎德学;地缘政治视域的日本北极战略构想[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6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合强;地缘政治与当代亚太移民[D];暨南大学;2007年

2 任江;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澳中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葛怀宇;中国:亚洲地缘政治的“重心”[D];外交学院;2003年

5 龚炜;科学技术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智;中国的地缘政治新态势及应对策略[D];辽宁大学;2013年

7 崔晓东;当代俄美地缘政治冲突:原因、特点和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燕玉叶;“9·11”后的俄罗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孔斌;油权—石油地缘政治新视角[D];外交学院;2014年

10 郑伟;冷战后美国在中东不变的地缘政治利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9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689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