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研究
本文选题:网络舆论生态 + 公信力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摘要】:在由官方、媒体和公众三方舆论场建构的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政府视公众为客体,在舆论引导中遭到总体性困境;媒体的舆论受到过度的政治经济干预,公信力递减甚至缺失;公众生产的网络谣言满天飞,冲击社会正常秩序。为超越这些危机,政府应实施主体间性理念,推动舆论生产、消费与分解的理性合一;媒体要实现结构化转型,以增强公信力来提升舆论影响力;公众须提升信息素养,以言论自律形成人人把关的和谐舆论生态,最终实现网络舆论生态文明。
[Abstract]:I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cosystem constructed by the official ,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 there are structural problems : the government sees the public as the object , the public opinion is guided by the general predicament ; the public opinion of the media has been subjected to excessiv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vention , the credibility of the public is diminishing or even missing ; the public production network is full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ference , and the public confidence power is reduced or even lost ; the media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credibility to promote the public opinion influence ; and the public must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 and form the harmonious public opinion ecology of everyone by self - discipline ,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微博舆论引导范式研究”(13BXW054)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引导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研究”(2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基秉;向妍;;新闻媒体与社会公器辨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陈阳;;关于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4 莫文广;;提升媒体公信力 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08期
5 段媛媛;徐世甫;;论微博场域中政府舆论引导的主体客体化[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6 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J];人民论坛;2012年13期
7 刘秋梅;;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情报;2006年04期
8 展江,陈俊彦;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计构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春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高等农业院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2 林冬梅;肖惜;;基于博客的大学专业英语写作方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伍桂蓉;;试论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类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4 张新朝;;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董漫雪;师范院校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李浩;;我国高师体育院系开展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7 马新;关于培养和强化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俞涛;王道平;张高明;黄桂芳;屈姝存;;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9 欧英男;;分析谣言传播扩散的生命周期[J];今传媒;2011年07期
10 蔡箐;;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2 奚瑕琼;;政府应对流言的危机传播—以哈尔滨停水事件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梁峰;;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孙丽丽;;对危机传播中流言的分析——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山西“等地震”[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晓华;;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 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6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7 刘志峰;;现代服务业企业竞争研究:企业生态位视角[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白杨;;网络流言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微博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以新浪微博“3D《泰坦尼克号》伸手摸”段子为例[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10 李永平;;谣言传播的本土语境及风险防控[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长征;国际陆港作用机理与布局规划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赵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何培英;高等海洋教育生态及其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秦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学研联盟中企业动机与绩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佳宁;网络谣言对态度改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8 姚修杰;康德自由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熊茵;突发事件信息变异与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上海市郊小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秋芳;信息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D];苏州大学;2010年
4 丛宏;城乡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差别与均衡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云;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大林;民办高职院校实践环节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周凯颖;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服装品牌规划与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覃军;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兵武;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防范与治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国明;北京居民电视新闻类节目收视情况及收视意愿调查分析报告[J];电视研究;2000年08期
2 孙平,曾晓牧;认识信息素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4期
3 葛敬民,刘文云,李长玲;谈文献检索课的“三位一体”教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4期
4 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年12期
5 杜维明;;文明间对话的最新路径与具体行动[J];开放时代;2007年01期
6 张贵荣;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7 高炜;;社会公器与新闻媒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洪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杨玫;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4年03期
10 林枫;战事同一报道迥异 媒体并非社会公器——从伊拉克战争报道四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中国记者;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刘晓薇;胡焱;;WIKI应用于教学系统的理论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6期
3 董红叶;;广播热线节目中应体现负面礼貌[J];海外英语;2011年10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彩红;承认理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陈志远;论90年代以来余华长篇小说的对话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玲;试论科学客观性的层次及其限度[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39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73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