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旅游活动的变化研究
本文选题:探险旅游 + 求学旅游 ; 参考:《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旅游活动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它的成长壮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人类开始懂得外出旅行起,旅游活动就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旅游活动的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英国也不例外,当工业革命这场发生在十八世纪后半期,结束于19世纪20—30年代的巨大技术变革产生后,英国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旅游动机的转变、旅游服务机构的出现以及旅游人数的增长等。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完成后,这场技术变革引起了整个英国在政治、经济、交通、和思想等领域的重大变革,正是这些变革的产生,才使得旅游活动在工业革命完成前后呈现出了两个时期各自不同的内容和变化。本文通过比较工业革命完成前后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内容、分析这些旅游活动的变化以及阐释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等工作,,对近代英国旅游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用具体例子来证实了旅游活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Abstract]:Tourism as a historical process, its growth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Since human beings began to know how to travel, tourism activities began to develop slowly and formed a certain law. This rule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ctivities in any country in the world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Britain was no exception. Whe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ok pla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ended in the 1820s and 1930s with a huge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tourism activities of British tourists also changed dramatically. These changes include the change of tourism motivation, the emergence of tourism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the growth of tourism popula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changes is tha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is technological change led to major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transport, and ideological fields of the whole of Britain, and it was these changes that came about. Only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tourism activities present different contents and changes in the two periods. By comparing the contents of tourist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hese tourist activities and explaining the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activities in modern Britai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ctiv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confirmed by concrete exampl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urism.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南江;强化旅游科技,发展科技旅游——浅析科技与旅游的两种关系[J];广东科技;2004年04期
2 ;《旅游科学》编委介绍[J];旅游科学;2006年02期
3 罗明东;;为旅游研究创建新的平台——《旅游研究》创刊始末[J];旅游研究;2009年02期
4 ;《旅游科学》改版启事[J];旅游科学;2010年01期
5 陈道山;;旅游的本质再探讨[J];旅游论坛;2011年01期
6 马丽丽;;试论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思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9期
7 王少华;;郑州古都旅游形象调查与研究[J];河南农业;2012年02期
8 韦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07期
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5期
10 ;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J];旅游学刊;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嘉龙;;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辨析[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曹诗图;刘晗;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斌;唐晓云;杜晓姗;;2010年我国旅游研究评述——基于国内18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立;;完善旅游购物店诚信服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窦蕾;李平;;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6 杨龙;;尊重科学规律,避开旅游开发的“误区”——以贵州省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7 石培华;;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科研课题[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8 张凌云;崔秀娟;;2007~2009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对我国四种旅游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9 ;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征集通知[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敬武;;对旅游世界前提的追问与反思[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春弦;我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曹诗图 刘晗 阚如良;试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云南日报;2004年
4 魏晓霞;全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王小润;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朱东国;《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通过评审[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8年
8 记者 付丹 实习生 刘亦陈;全力推进我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9年
9 国家旅游局局长 邵琪伟;努力推动红色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10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 张红卫;发展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N];安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革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邵际树;养生功能主导型旅游度假区调适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袁国宏;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信辉;唐代帝王旅游活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炜;上海城隍庙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感知差异研究及其营销策略[D];复旦大学;2013年
3 楚晓;互助旅游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诚;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友;西双版纳望天树生态保护型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叶青;城市智慧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7 林芝;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芳;基于百度指数的中国大陆5A级景区旅游信息流网络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亚珍;区域旅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吴娇;基于符号学的乡村旅游真实性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8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84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