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图腾与武术:从发现传统到走入传承

发布时间:2018-06-26 13:53

  本文选题:武术 + 图腾 ; 参考:《扬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趋同、文化同化已然席卷全球,各国、各民族文化“个性”的褒有和凸显日益重要。中国不仅有标志性的“万里长城”、“北京天安门”,亦有象征意义的“龙”,更有图腾般认同意义的中国武术。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具有严密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技击理论、独特的人格魅力、完整的锻炼体系,而且还依托于政治、经济化的背景,与军事、宗教、教育、医疗、艺术等活动相互渗透。从图腾的视野来看,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中国武术又具有中国社会的“性质”。在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下,其大的方面联系兵、农、医、艺,小的方面联系琴、棋、书、画;其社会活动形式又与中国人的民间信仰和宗法关系密切相连,整个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其产生一定的制约并影响着它的发展,因此,它能够体现出中国各时期的社会特点。本文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阐释学理论与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图腾的功能、标志及它的象征意义延伸到对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初步奠定“图腾”与“武术”相关概念阐读与铺垫基础上,大致围绕“武术中的图腾”和“图腾中的武术”两维思路展开主题研究。“武术中的图腾”部分借助本尼迪克特先生的“文化三层次说”,具体结合器物层武术、制度层武术与心里层武术三个层面来分析图腾文化在中国武术传承和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交叉渗透,并力图将其具象化后加以类分。“图腾中的武术”部分则试图通过例举武术文化中的典型现象对其图腾意义和呈现进行力所能及的发掘与解读。最后,在图腾与武术交相辉映的“互现”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籍以图腾高度上的武术文化现实传承路径。有历史才能厚重,历史需要继承;有文化才有力量,文化需要传承。中国武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体现,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和一个独特的人体文化符号,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全息元”,从图腾的视角来阐释与研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不仅可以从“发生、生产”的上源品读武术,亦为中国传统武术当下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内容和启示。
[Abstract]:As the world converges and cultural assimilation has swept the world,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the cultures of all countries and ethnic groups to have and highlight their "individuality". China not only has the iconic "Great Wall", "Beijing Tiananmen", but also the symbolic "dragon", but also has totem identity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Chinese Wushu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broad and profound and has a long history. It not only has strict philosophy, systematic theory of technical attack, unique personality charm, complete training system, but also relies on political, economic background, and military, religion, education, medical treatment. Arts and other activities permeate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tem,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cultural activity, Chinese Wushu has the "nature"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its major aspects are linked to soldiers, agriculture, medicine, art, and small ones to Qin, chess, books and paintings; and its social activ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k beliefs and patriarch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whol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environment restrict it and affect its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can reflect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period in China.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are literature metho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hermeneutics theory and method. From totem function, symbol and its symbolic significanc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and laying down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otem" and "Wushu", the theme of "Totem in Wushu" and "Wushu in Totem" is studied. The "totem in Wushu" part is based on Mr. Benedict's "three levels of Culture" theory, specif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artifact layer martial ar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oss penetration of totem cultur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and tries to classify it into three levels: system level Wushu and mind level Wushu. The part of "Wushu in Totem" attempts to explore and interpret its totem meaning and presentation by citing typical phenomena in Wushu culture.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mutual appearance" between totem and wushu,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path of Wushu cultural inheritance from totem height. History can be heavy, history needs to be inherited, culture has power and culture needs inheritance. Chinese Wushu is the embodimen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needs to b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As a kind of body activity and a unique symbol of human body culture, Chinese Wushu is the "holographic element"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tem, the interpretation and stud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 can not only occur from "," The above source of production Wushu also provides the content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光明,罗代华;对武术进奥运会的局势及决策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刘月晨,丛燕,付玉坤,丁东升,孙玲,郄捍烈;从山东省大学生武术节试探高校武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0年02期

3 王新华,崔喜灿;谈如何培养少儿的武术兴趣[J];辽宁体育科技;2000年05期

4 刘同为,王震,丁丽萍;论21世纪武术发展的战略构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郝士儒;浅谈武术的普及和发展[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6 王少军;传统武术发展趋议[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范继军;武术赛场萧条的原因及对策[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8 蔡宝忠;武术发展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趋势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刘和臣,张燕;对中国“武术”名词定论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1年06期

10 李素喜;浅谈培育和拓展武术市场[J];成都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玉成;郭玉亭;邱丕相;;武术传播的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茂林;姜明;孙红梅;;21世纪武术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郭玉成;郭玉亭;邱丕相;;武术传播的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张厚福;张春燕;钟明宝;;武术的知识产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守靖;;从文化学视角看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郭玉成;;论“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期间的武术传播[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颜秉峰;李成银;陈寿忠;;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突发事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成银;张银行;;关于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的宣传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王林;虞定海;;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传播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林志刚;周士菊;;关于开发2008奥运武术旅游资源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博文 敬阳;旁观2003传统武术大赛[N];中国体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蒋亚明;传统赛事促进武术普及[N];中国体育报;2011年

3 记者 蒋亚明;大力推进武术社会化[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蒋亚明;抓住试点契机 展示武术魅力[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冯新生;武术旅游,风起云涌壮山河[N];中国旅游报;2005年

6 邓祥国;知名武术教练的精彩人生[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7 郭同鹏;李正虎:痴情武术不言悔[N];平凉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郑红深 薛原;东亚运有助武术推广[N];人民日报;2001年

9 劳王;北京武术赛事多[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静;武术进一步走向世界[N];中国体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论武术休闲及其市场拓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梅秀南;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文友;中国武术的审美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4 刘鹏;西棍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5 吴攀文;武术DNA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6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印东;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刘祖辉;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航;从武术传播的方式特点看武术的发展[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2 吴应广;对长沙市高校学生课外武术锻炼态度的调查与归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梁文钢;论视频播客在武术传播中的作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李志强;湖南省武术市场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敏;江苏省传统武术竞赛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D];扬州大学;2010年

6 汤俊波;山东传统武术“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设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红艳;论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梅;关系营销学视角下的武术市场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宿宁;山东省传统武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会军;甘肃省天水市农村武术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0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070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