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教育口号变迁的历史透视
[Abstract]:The slogan of education takes the special language form as the carrier, spreads the certain education idea, the education goal, guides the education direction, has the formidable appeal. At the same time, the slogan of education is restricted and influenced b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as become a typical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concept in our country and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past 60 years by examining the changes of educational slogans in the past 60 years.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枣庄职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中国教育口号的60年变迁研究(1949~2009)”(项目批号:13YJC880125)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玖灵;;中国体育口号60年变迁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尤陈俊;;标语变迁折射政府理念嬗变[J];决策;2007年10期
3 刘巽达;;“标语大国”背后的文化问题[J];上海采风;2006年07期
4 龙太江;从动员模式到依法治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一个视角[J];探索;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新有;;浅析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詹勇;;“宣传口号”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催化作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3 韩承鹏;;高效标语口号的特性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09期
4 罗越媚;;试析毛泽东“立理限事”的思维特点及其局限性——以1958年大跃进运动为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白立强;;宏观视域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全球性视野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齐卫平,纪萱华;论1958年前后主观主义盛行的原因及其危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葛荃;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析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韦湘燕;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董四代,白立强;时代变革和3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J];衡水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10 张志臣;白立强;;农民主体意识的时代典型——也谈河北省枣强县“肖张小评论组”现象[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救灾政治:合法性经营视角下的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海红;论20世纪60年代农村“四清”运动[D];浙江大学;2004年
3 黄擎;废墟上的狂欢:“文革文学”的叙述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周功华;“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丽萍;从非单位到单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苗;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的政策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9 张健;山东省齐河县四清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刘敏军;中国共产党执政决策机制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淑贞;毛泽东人民观的反思与启迪[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凌;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49年—1956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燕;毛泽东社会动员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文灿;车尾标语调查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贾迎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的实现形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7 韩方生;论党对“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认识及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丽;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高建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政关系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睿智;制度化需求与组织内动员视角下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D];湖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吴东 周文丽;[N];北京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咏 实习记者 耿诺 汪丹;[N];北京日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凌云;对“翻牌公司”的历史透视[J];学术论坛;1993年05期
2 沈红;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人口的边缘化──少数民族贫困的历史透视[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5年02期
3 罗伟清;“对种族偏见与劳动力市场的历史透视”学术研讨会将于1991年9月召开[J];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4 宗桂春;;美国综合中学的历史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年03期
5 阿尔多·弗雷尔;张友云;;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历史透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3年04期
6 周明;;现代化起源的历史透视[J];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7 裴宜理;郭台辉;;身份构建与社会抗争的历史透视——关于社会科学转向历史的对话[J];复旦政治学评论;2013年00期
8 王国杰,崔创;车臣战争的历史透视[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02期
9 贾科;;在改革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美国教育的历史透视[J];当代世界;2009年03期
10 王丽君;;教师角色变迁的历史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振国;翟海峰;;对重刑的一个历史透视[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3 刘泓;;欧洲现代种族主义的历史透视[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曙光;海洋生态文明的国际视野与历史透视[N];中国海洋报;2014年
2 李公明;对工业化的另一种……历史透视[N];东方早报;2013年
3 瘦竹;从历史透视人类婚姻[N];文艺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筝;胥吏之制的历史透视及评析[D];烟台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49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24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