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6 18:13
【摘要】:在大众化、市场化就业制度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就业前景与人生命运,有效引导就业观对于促进就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业观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从概念、内涵、结构、属性、功能、类型等方面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基本理论,并实证调查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特征、影响因子以及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从而凝练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机理,并提出引导策略。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是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个体接触、参与求职就业相关实践经验的观念化。它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内部包含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等,外部又与就业行为、就业结果密切相关,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引导对象。就业观具有发展性、实践性、差异性、社会性等属性;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就业准备的预测功能、求职行为的定向功能、就业得失的评判功能;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参照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对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面访问卷调查,有效个案1030个,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6428份。统计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就业能力、外貌条件、就业心理素质较好,求职形势并不严峻,就业目的倾向于生存-社会型,希望从事能发挥才能、个人发展机会多、稳定、劳动报酬高的工作,高校推荐就业、城市就业、国有单位就业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选择,八成毕业生赞同诚信求职,不赞同诋毁求职竞争对手,就业自主性普遍较强。通过采用专业软件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显著影响其就业质量,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在就业观影响因子分析中,为避免从外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探究的繁复与冗杂,论文以毕业生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为分析的理论视角和测量维度,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存量同其就业观显著相关,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形成机理是就业观形成诸要素诸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律,可以将其概括为环境作用论、教育中介论、主体生成论。环境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条件,是主体就业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和支撑条件,以家庭影响、朋辈示范、主流价值引领、媒体渲染为代表的社会期望是外在的方向指引,并以潜移默化或突变的方式贯穿始终。环境作用论是从客观对象的视角来观察主体就业观的形成规律,反映外部因素通过主体社会资本对其就业观产生影响与作用。学校教育是联系社会主流就业观与毕业生就业观的中介,前者主导后者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一中介而得以实现。教育中介论侧重阐述学校教育如何通过系统灌输等渠道和手段落实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毕业生就业观的主导与调控,把社会主流就业观转化为毕业生个体就业观。主体生成论着重描述毕业生就业观在主体自身如何从禀赋奠基到需求驱动、自愿选择,再实践生成、渐变成型。三个机理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回答毕业生就业观是如何形成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存在的环境、教育对作为社会意识的毕业生就业观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的环境、教育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就业观,一定的就业观只能在相应的环境、教育作用下才能产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环境、教育又只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原因、第二位的原因,决定性地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形成的是其先天禀赋和后天就业实践等内在的条件。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宏观层面上应明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毕业生求职就业应坚持热爱并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人类的幸福、采取诚信的方式等,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愿景与社会期待、就业作为手段与作为目的、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中观层面上,应构建合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长效机制,坚持价值与文化引领,加强组织文化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微观层面上,应切实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就业指导教育的活动载体,引导毕业生提高专业认可度、就业能力素质、就业自主性,理性看待就业形势和确立就业目标,辩证看待并有效开发使用社会资本,培育发展型就业价值观,实现及时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璇;;当代大学生就业伦理缺失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9期

2 姜国钧;;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3期

3 张红芳;吴威;杨畅宇;;论心理资本的维度与作用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邢立娜;白映晖;;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环境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6 俞鹏;;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6期

7 陈成文;胡桂英;;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杜峰;;试论马克思的择业观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与职业;2007年33期

9 徐平;;大学生择业观相关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10 胡志海,梁宁建,徐维东;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6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336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6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