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偏差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9-10-09 04:12
【摘要】:德育,既是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孕育的产物,又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服务的。德育教育是国内外教育的重点及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我国社会对德育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度,但对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全部解决。国内外关于德育教育的研究虽然自古就有涉及,但理论放到实践里是否能够很好的联系实际、灵活的运用于教育实践中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仍存在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证明一个理论的存在是否合理或是抨击其研究发展现状,而是要根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检验该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实际效果,并就已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尽量从相对较新的角度来研究德育教育的相关问题,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之更趋于完善。本文以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偏差问题为切入点,以现有的德育教育研究理论为基础,从学校里的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个体特性,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出发,探索分析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并研究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偏差问题,即学校德育教育主体的局限、学校德育教育理念的单一、学校德育教育目的的狭隘以及学校德育教育缺乏连续性等一系列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发现这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偏差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德育教育的现状,根据其存在形式思考回顾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偏差问题产生的原因,透过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偏差对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的影响。文中部分内容结合了中学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问题,明确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正视问题,不回避问题的产生也不要否认德育教育的意义,要明白德育教育的问题是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并不是德育教育本身的问题,其次要解决问题,对应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教育偏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纠偏机制,尽量贴合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要尽量避免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教育偏差,平衡学校德育教育的力度,深化德育教育理念,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在此前提下继续寻求真正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中学德育教育形式,使其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焱;人的社会化转型与中学德育思想确认[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2 郭玉煌;知识经济时代中学德育的探索[J];教育导刊;2000年07期

3 李玉萍;中学德育中的四个“五”[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卫平年;中学德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陈芬萍;中学德育要突出实效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王树洲;中学德育问题的断想[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汪宏林;论中学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选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05期

8 宗亚萍;关于新形势下中学德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9 翟鲁斌,肖鹏;加强中学德育的途径及方法[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赵成智,祁牧多;中学德育改革中值得重视的三个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霞;;细节决定成败——中学德育教育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2 谭映君;;对中学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几点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徐国宝;;浅谈市场经济下的中学德育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赖建华;;以学生发展为本与中学德育的创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姜英宏;;中学德育教育要创新求实[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刘展平;赵海山;;新世纪中学德育与德育目标析微[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上海卷)[C];2013年

7 何剑锋;;中学德育应重视心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8 吕雁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中学德育效果影响的研究[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9 阳勇华;;创新中学德育途径 构建“三色教育”德育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10 阳勇华;;创新中学德育途径 构建“三色教育”德育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静;花艳中学德育协作会成为文明创建先锋[N];三峡日报;2008年

2 王国强 王淑珍;全省中学德育课研取得实效[N];湖北日报;2006年

3 李彦敏 刘晓辉;运用网络阵地 加强中学德育[N];河北日报;2006年

4 武都区黄坪学区教师 李莉;浅析我市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N];陇南日报;2010年

5 李珊文邋赵书民;商州东郊中学德育教育有良方[N];商洛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亚德 通讯员 魏少武;涿州中学德育教育重特色求实效[N];保定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涛;宜川西郊中学德育教育有特色[N];延安日报;2009年

8 李晓敏 通讯员 马熙强;二十五中学德育让学生有自信有希望[N];北京日报;2004年

9 记者 王珊 裴聪;贡嘎县中学德育教育常抓不懈[N];西藏日报;2009年

10 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杨兴海;浅谈中学德育教育方法[N];甘肃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巧东;中学德育实践性问题及对策探索[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李明;中学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8年

3 胡菁;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反思与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尹丹;我国当代中学德育现状、问题与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子龙;网络时代与中学德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阎辐;甘肃省陇南市高级中学德育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鲁静君;论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的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姜玉君;聚焦中学德育 提高德育实效[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郭金萍;中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严建新;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途径的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6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46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1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