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乾时期上海词坛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任之;;由杜甫对六朝文学之认同论杜诗之“变”[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谭汝为;;韵文叠字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于广元;;夸张发展中的一次大曲折[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管尔东;;浙江重商习俗与表演艺术的发展[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5 陆有富;;临桂之外 卓然一家——文廷式词论抉微[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6 夏志颖;;沈德潜与乾嘉词坛[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陈中林,徐胜利;论歌妓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J];平原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周世伟;;试论韦庄词情感实质与艺术表达的矛盾性[J];前沿;2009年05期
9 周潇;华衮上的补丁——樊榭词内容初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周潇;厉鹗的生平性情与创作心态[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国忠;;唐五代北宋绘画与词[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王述尧;;《后村长短句》中刘克庄的后期词研究[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周奇文;;儿女情长的辛稼轩[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欧明俊;陈X;;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刘亮;;辛弃疾小令刍议[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静;;东坡词,以壮美之笔写士大夫之思[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房日晰;房向莉;;苏轼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铃木智夫;池步洲;丁日初;;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设过程[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9 刘庆云;;宋代闽北词坛鸟瞰[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庆云;;宋代闽南词坛一瞥[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钱海平;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符继成;走向南宋:“贺周”词与北宋后期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7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原;上海法租界最后三年(1941-1943)的法制变异[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姚笑圆;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晓松;清中期书画收藏热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毛毛;《论语》杂志(前期)现代性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宝柱;易安体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金兰;郑骞《词选》《续词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9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4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