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1:52
【摘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人民选举和决策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伟大历程中的一大创造。因此,从建国初期着手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通过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分析,梳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实践协商民主的内容和路径,进而总结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实践协商民主的基本经验及其对当前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价值。本文共分五章,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的实践进行了梳理:第一章是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的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中国式协商民主制度除了因当时的特殊国情,更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民主理论、多党合作理论为指导。并且在相应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历程中实践着协商民主。例如在抗战期间利用国民参政会开展党际协商民主,在边区政府实践党际协商民主制度—三三制,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五一口号”,邀请民主人士北上,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这些尝试为建国初期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三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实践的主要内容。在建国的相关重要问题上,中共积极与民主人士开展合作,就政协会议的代表、会议的名称、共同纲领的拟定、国徽、国歌、国旗方案选定等问题上积极协商,最终完成了相关任务。在土地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了深入的协商,形成了一致性的意见,共同完成了相应任务。在新中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对会议日程的确立、宪法草案内容的拟定、人大代表的选举等相关问题上多次与各民主人士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可以看出协商民主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无所不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广泛协商、积极讨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四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探索的基本形式。详细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为确保建国初期协商民主得以运行,设立了多个协商民主的政治平台,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双周座谈会、最高国务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座谈会等,让中共与民主人士能开展广泛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实践中的基本形式。第五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实践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了中国新生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并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同时对于中国当前也具有启示作用,可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协调社会关系与矛盾,让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协商民主制度越来越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21
本文编号:2631568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尚立;;协商民主对中国国家建设的价值[J];红旗文稿;2015年09期
2 翟志勇;;最高国务会议与“五四宪法”的二元政体结构[J];政法论坛;2015年01期
3 何刚;;政党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J];前进论坛;2014年10期
4 林尚立;;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J];求是;2014年06期
5 胡均伟;王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党协商的历史考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陈家刚;;中国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J];新视野;2014年01期
7 郑万通;;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几个问题[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3年04期
8 宋键;;“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最早实践与探索[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10 张青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631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3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