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从威权主义到民粹主义: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1949-2008年)

发布时间:2020-04-19 20:51
【摘要】:自从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逃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49-1988年,威权主义政权逐步建立、发展起来。20世纪中后期,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影响下,台湾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民粹主义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台湾政党政治的主导力量。本文在梳理台湾政党政治转型的历史基础上,力图通过描述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阶段,分析台湾威权主义兴衰、民粹主义兴起的影响因素和历程,从而厘清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规律。本文企图通过研究台湾政党政治演变,分析台湾民粹主义和“台独”势力的产生和发展,促进我们理解台湾社会和政治生态,为处理好两岸关系提供参考。总体上,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台湾政党政治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研究现状,并且对本文主要采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展开论述奠定基础。此外,导论还说明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五章,该部分详细介绍了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第二章回顾了蒋介石主政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民党政权,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地位,走上专制独裁的威权主义道路。第三章介绍了蒋经国主政时期,“外交断裂”的国民党政权面临“合法性危机”,通过改革来重塑内部“合法性”,从而开启了台湾政党政治转型。第四章讲述了李登辉主政时期,为了巩固和扩充自身权力,扶持党外势力和“台独”势力,打压国民党内部政敌,推动一系列“宪政改革”,民粹势力发展迅猛。第五章描述了陈水扁主政时期,民粹主义政党上台成为执政党,沦为在野党的国民党也吸取教训、采用民粹式动员的选举方式,民粹主义成为了台湾政党政治中的主导力量。第三部分是第六章,这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了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的缘由,概括了台湾政党政治从威权主义到民粹主义演变的主要历程,将台湾政党政治演变归纳为传统威权、改革威权、威权民粹和选举民粹四个阶段,从而探寻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7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琼;;台湾政党新态势、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向[J];台海研究;2016年04期

2 杨锦麟;;在“政治不稳态”中的台湾政党政治[J];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04期

3 林连金;;台湾政党面面观[J];共产党员;2010年13期

4 苏颂兴;;青年的政治参与对台湾政党转型发展的影响[J];青年探索;2013年01期

5 徐锋;;管窥未来台湾政党政治之发展[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林冈;储俊庚;;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01期

7 李立;;略论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J];统一论坛;2011年01期

8 陈兵;;选举制度与台湾政党体系变迁[J];现代台湾研究;2014年02期

9 毛仲伟;台湾政党合作走向浅析[J];台声;1997年03期

10 廖中武;;台湾政党轮替后的选举与政治生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云;;台湾政党轮替后民主的巩固与挑战[A];2006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连金;五花八门 的台湾政党(之一)[N];团结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静;新“战斗内阁”诞生 台湾政党轮替完成[N];华夏时报;2002年

3 ;旁观台湾政党[N];福建日报;2004年

4 许雪毅 陈斌华;台湾政党那些事儿[N];团结报;2015年

5 李家泉;台湾政党存在两种“颜色牢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炜娜;台湾政党“网络战”各出奇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本报记者 高杨;对台湾来说,美国靠不住[N];人民政协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范凌志;对中国的认同没必要随时间改变[N];环球时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李炜娜 孙立极;大陆高官 访台湾看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10 记者 李寅峰;和谐的开始 光明的未来[N];人民政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宏久;21世纪台湾政党转换中的民进党“总统”竞选策略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斌;系统循环与均衡:当代台湾政党政治运行与其两岸政策研究(1986-2011)[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原;新媒体背景下的台湾政党选举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2 刘孝杰;从威权主义到民粹主义: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1949-2008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高雅;台湾政党对媒体自主性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甜;论政治转型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万东青;台湾政党体系及其成因[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林辉程;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台湾政党制度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白小军;台湾政党政治及其对两岸关系走向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曹芳;论九十年代台湾政党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蔡泉水;我国台湾地区政党制度的嬗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李振;“家”的隐喻与意义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3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33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