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国际化对我国政治稳定影响论析
发布时间:2020-04-22 02:11
【摘要】:网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全球化时代对传统的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公民不仅要作为一国公民积极参与本国事务,而且要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网络作为传播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新兴媒介,在促使传统公民向世界公民转变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民国际化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现实公民世界化在虚拟环境下的延伸。网民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具有现实和虚拟两重身份。网民国际化使得网民网络身份、网络行动变得国际化,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容易形成“互动”。当网民国际化的这一特征被反政府组织利用,就有可能形成消极的网络政治动员,危害国家政治稳定。 本文以政治稳定、网络政治动员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网络技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分四部分阐述和论述网民国际化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第一部分,绪论中首先通过网络以及全球化的发展揭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指出网民国际化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继而阐述消除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研究的主要思路,然后简要介绍了学者有关政治稳定、网络政治动员以及网民国际化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是有关网民国际化和政治稳定的相关论述,着重分析了网民国际化的概念、产生背景以及表现形式,并对政治稳定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对网民国际化和政治稳定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第三部分从正面和负面分析网民国际化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网民国际化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从监管、法制、意识三个方面对如何消除网民国际化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上述问题,希望能对消除网民国际化对我国政治稳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期网民国际化可以更和谐、更健康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9;D621
本文编号:263601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9;D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雷;刘曙光;;论网络政治动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梁波;;新时期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因素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苏俊,张举刚,任允熙;论政治稳定及其实现的途径[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6年05期
4 马振超;;网络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吴志成;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邢正军;陈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稳定及其调适[J];江海学刊;2007年03期
7 陈钟;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马振超;;网络时代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若干问题分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卢静;;奥运遗产与中国人的国际意识[J];当代世界;2009年02期
10 宋衍涛;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636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3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