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产阶层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发布时间:2020-04-22 06:47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中产阶层悄然崛起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产阶层”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我国的学者对中产阶层的界定不尽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在中产阶层所具有的特点上学术界还是比较一致的。中产阶层是改革开放和体制转变的受益者,所以他们喜欢稳定害怕混乱,是社会稳定的支持者;拥有比较稳定的中等收人水平,在消费方面倾向于追求较高层次的消费方式;他们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思想开放,,拥有着一定的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中产阶层作为中国社会的新兴力量,对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产阶层的研究我们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阶级理论还可以发现中产阶级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指导。此外关于中产阶层的研究无疑对转型期政府关于中产阶层相关政策的制定可以提供行动方向和科学根据,同时发挥中产阶层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维稳器的重大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以社会中间层为特征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我国目前中产阶层的比例还太小,社会阶层结构是底层大的“洋葱型”结构,这不利于社会稳定。此外,现阶段国内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相关软硬件水平难以满足中产阶级发展的需要、制度性因素极大限制了中产阶层的成长、中产阶层数量有限,功能发挥不足,且分部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点等现存问题,也都表明中产阶层的发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这一瓶颈的突破,无法由中产阶层自身加以实现,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现阶段,我们可以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制度改革进程,通过政府有形之手为中产阶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异,带动中产阶层分布的均匀化加快中产阶层形成的法制化与制度化进程等方面着手,为中产阶层的成长创造条件。 为更清晰的了解“中产阶层”这一新的阶层,本文以国内外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对我国中产阶层的概念、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当代中产阶层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功能,阐明了大力发展中产阶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探寻促进我国中产阶层发展壮大的对策。
【图文】:
图 1:我国人口十类职业比例分布①(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阶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各种性质的企业里的中层管理者数量大增,他们也同样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对属于公司的生产资料拥有处分的权力。这部分人群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是我国中产阶层中发展较快的部分。这个基层也占人口总数的 2%。(三)小私营业主阶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体和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管是数量和质量都进步明显。正是因为个体和私营企业发展良好,所以小私营企业主进入了中产阶层,而中大型的私营企业主很明显属于上层结构的组成部分,虽然还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将他们严格的区分开。这部分人群拥有一定的私人资本,但其规模较小,主要通过投资和合作经营获得回报。这个阶层占总人口数的 1%。
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中低层白领阶层。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阶层构成了我国中间阶层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国社会阶层结构比例的 11%。三、中产阶层的消费构成 消费和生活方式是衡量中间阶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具体标准比较难把握。中国是一个并不成熟的消费大国,也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中产阶层消费文化,同时又具有区域差距较大和城乡差距过大等特点,因此居民需求性也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根据 2010 年中国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如图 2),以年鉴中提供的中等收入户作为我国中间阶层的代表。我国中间阶层的消费结构主要有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总结为五大方面即衣、食、住、行和其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3
本文编号:2636271
【图文】:
图 1:我国人口十类职业比例分布①(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阶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各种性质的企业里的中层管理者数量大增,他们也同样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对属于公司的生产资料拥有处分的权力。这部分人群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是我国中产阶层中发展较快的部分。这个基层也占人口总数的 2%。(三)小私营业主阶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体和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管是数量和质量都进步明显。正是因为个体和私营企业发展良好,所以小私营企业主进入了中产阶层,而中大型的私营企业主很明显属于上层结构的组成部分,虽然还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将他们严格的区分开。这部分人群拥有一定的私人资本,但其规模较小,主要通过投资和合作经营获得回报。这个阶层占总人口数的 1%。
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中低层白领阶层。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阶层构成了我国中间阶层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国社会阶层结构比例的 11%。三、中产阶层的消费构成 消费和生活方式是衡量中间阶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具体标准比较难把握。中国是一个并不成熟的消费大国,也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中产阶层消费文化,同时又具有区域差距较大和城乡差距过大等特点,因此居民需求性也体现了较大的差异性。根据 2010 年中国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如图 2),以年鉴中提供的中等收入户作为我国中间阶层的代表。我国中间阶层的消费结构主要有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总结为五大方面即衣、食、住、行和其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牧;韩欢欢;;对我国中产阶级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2 胡尊东;;论中国中产阶层的作用与发展对策[J];东岳论丛;2007年05期
3 赵洁;;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中产阶层的研究综述[J];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4 李春玲;;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方金友;;中产阶级的演变及社会功能[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6 樊平;;阶层结构与区域差距[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王武林;王涵;;我国中产阶级及其社会功能刍议[J];经济师;2008年02期
8 胡玲;陈祖洲;;近代英国中产阶级形成中的问题[J];历史研究;2010年01期
9 王浩斌;;中产阶级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别利亚耶娃·柳德米拉·阿列克桑德罗夫娜;庄晓惠;;当代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发展状况及其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2636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3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