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44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庆华;;企业文化与女性发展初探[J];延边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杨宇辰;;刍议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女性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李沂靖;社会转型时期女性发展空间的自我确立[J];中国妇运;1994年12期
4 倪志娟;关于信息技术与女性发展问题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5年02期
5 杨凤;;女性能力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6 扈海鹂;大众文化和女性发展——兼论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J];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7 赵立莹;刘蕾;;觉醒中的迷茫:当前女大学生发展障碍实证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孙兰英;科技革命与女性的辉煌[J];洛阳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任远;翁文磊;;从“就业与再就业”到“就业与创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促进与女性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吕晓俊;;女性群体的公民参与研究——基于性别角色的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永萍;唐斌尧;;妇女与经济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钱刚;;一个女性写作者的书写方向——读阿毛诗歌札记[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茜萍;何云涛;;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女性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付新艳;;浅谈当代女性主体意识的教育——从一位女博士生的相亲谈起[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于泽灏;;关注农村贫困女性 发挥政府扶助职能[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春英;冯树恩;;女性人才资源开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翠玉;;非政府民间女性社会团体与促进女性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俞瑾;;我对当代女性卵巢功能的认识[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陆建民;;应运而生,与时俱进——30年上海女性研究的探索与创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赵金平;;当代女性口述史刍议[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颜峰;日韩女性“不婚潮”[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郑晓舟;救经济靠女性?[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记者 潘一峰 通讯员 潘美华;杭州女性发展研究中心成立[N];杭州日报;2010年
4 叶文振;女性发展与社会进步[N];福建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陈晓燕;倾听“半边天”的声音[N];团结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沈轶伦 林环;女性,如何让城市未来更美好[N];解放日报;2010年
7 记者 乔虹;焦点:转型期女性发展[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记者 翁飞 实习生 赵寒凌;实施女性素质工程[N];闽东日报;2009年
9 张承浩;关注女性发展 倾情妇女民生[N];承德日报;2009年
10 杨利春;增强破解女性发展难题的能力[N];中国人口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蕾;女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杨兰;中国当代女性生存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晓辉;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万明;国际政治中女性领导人的政治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杨斌;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刘峰;清末民初女性西游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2年
8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金利杰;格尔达·勒纳女性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萍;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的多维思考[D];郑州大学;2012年
2 张敏;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女性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丹;女性教化与人的现代化[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艳萍;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俊佳;二战期间英国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寿雯超;从传统到现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慧颖;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女性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赵晶;新时期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覃秒;广西基层女性领导者的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陶冶;电视时尚节目对女性身体形象的建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4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6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