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信仰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19:01
【摘要】:信仰作为人精神领域的特有现象,对人们的价值选择、情感维系、行为规范有着独特的指引作用,并在人们具体社会实践中得以具体体现、确证和巩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身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青年信仰的科学与否、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进程,关系到国家及民族未来发展状况,围绕开展青年信仰教育理应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变化,对我国各方面发展建设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时代出现的多元文化、信息社会以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必须对新时代青年信仰教育有一个全面理解,在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中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信仰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信仰教育体系,在个体与国家双重层面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信仰教育本质。同时明晰新时代青年信仰教育的时代条件与要求,清醒认识到加强青年信仰教育对于国家发展、思想建设、学科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发展的价值性、重要性。当前我国青年的信仰观总体上是科学的、积极向上的、合乎社会发展要求的,青年信仰形式特征丰富多样,青年信仰教育工作开展有序,青年的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对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积极的调节引导。然而,国际国内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的交流交融交锋的日益频繁和激烈,对青年思想产生深刻影响,使得青年信仰存在多元化带来多样性、淡薄化导致冷漠性、从众化导致盲目性、物欲化导致功利性、模糊化导致怀疑性等倾向,新时代青年信仰问题的存在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需要从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年自身等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加强青年信仰教育。对新时代青年进行信仰教育须坚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核心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目标、培养青年完善人格和精神世界建构的个体目标的价值指向,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关注个体发展趋势,坚持主导性原则、张力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从引导理性认知、完善内容体系、创新培育方法、整合教育渠道、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制度规范等方面,推动青年信仰教育体系化、科学化、有序化的开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32.62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3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建梅;高宁;;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问题[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陈兵;;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中国建设教育;2008年08期
3 仝其宪;;大学生宪法文化建设中的信仰教育与制度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01期
4 刘光梓;;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02期
5 文娟;;从“忠”到“忠诚”:当代信仰教育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6 刘又n,
本文编号:2688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8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