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近代小说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9:40
【摘要】: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文学新思潮层出不穷,加之新的媒介渠道(报刊、书局等)的竭力推动,印刷、交通、通讯以及教育的迅速发展,小说的面貌已今非昔比。近代小说的创作、翻译、发行、阅读、接受,都有意想不到的繁兴,这正是依靠了传播的巨大能量。近代小说在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与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古代小说的显著特征,这些都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绪论部分首先对近代小说传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交代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以及其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近代小说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研究,首先探究近代小说传播的环境,既关注宽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又注目具体关联小说繁荣的教育和印刷业,更把目光投向近代小说的最大产地——上海。上海作为租界,其特殊的政治生态对近代小说的发展兴盛居功甚伟。其次探寻小说的流通渠道。报刊社、书局、书坊加工生产小说,并把它推向市场,邮局和租书铺作为中介场所承担着流通。 第二章近代小说传播内容研究。既注目近代小说的当代发展演变,又不放过前代小说在近代的踪影。尤其注意外国小说的示范和引领之功,以及对丰富近代小说类型所做的贡献。 第三章近代小说传播者研究,近代小说的传播者可分为过渡性的说书艺人、文人、书商、书坊主、租书铺主,新兴的翻译者和报刊编辑,特殊的复合型传播者——批评者,分别讨论他们的各自特点。鉴于近代小说家笔名兴盛,特立一节来论析其背后的原因。 第四章近代小说传播方式研究,近代小说主要分为口头和书面两大传播方式,改编和禁毁则作为他们的补充。形形色色的小说营销方式无处无在地传播着小说的信息,文学作品的市场化、商品化腐蚀着小说的品质,改变着小说的特点。 第五章近代小说传播对象与效果研究,讨论近代小说受众的细微变化,烛照其雅俗有别的审美诉求。近代小说的传播效果可分为直接微观效果和宏观社会效果,另外也附带论及近代小说于20世纪的海外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新红;;宋词的误传与失传[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江丽娟;李儒俊;;宋词的声音传播探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陈大康;近代小说及其研究的数理描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陈大康;;“小说界革命”的预前准备[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陈大康;;近代小说面临转折的关键八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王兆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J];江汉论坛;2006年05期

7 鲁志美;韩殿栋;刘永文;;近代上海地区企业的文化构建及其对小说传播的促进[J];江汉论坛;2010年07期

8 王兆鹏;传播与接受:文学史研究的另两个维度[J];江海学刊;1998年03期

9 陈大康;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一些思考[J];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01期

10 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J];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2 付建舟;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4年

3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志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8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28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7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