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集体安全视角下的联合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研究(1947-1991)

发布时间:2020-07-28 11:56
【摘要】:本文在对集体安全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确立了集体安全的分析框架,并讨论了集体安全理论思想与联合国的关系。然后将1947年至1991年间的联合国朝鲜半岛政策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论述,再以集体安全视角对其进行分析。首先,本文认为,这期间的联合国朝鲜半岛政策分别经历了“以韩为主”、“急进徐图”、“直面现实”三个特征鲜明的阶段:以只确认韩国的国际合法地位为始,以先战争方式后政治手段为过渡,以同时接受朝鲜和韩国加入联合国为终。其中所反映的是联合国朝鲜半岛政策随着时间与国际政治环境的不断变迁,而逐渐向着联合国成立的初衷以及赖以存在的根本性原则——集体安全的本质靠拢。其次,将联合国朝鲜半岛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依据分别为:“以韩为主”政策的推进机构为联合国朝鲜半岛问题临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一系列活动从侧面推动了二战结束以来朝鲜半岛事务的诸多重大变革,为下一阶段联合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出台埋下伏笔:如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分别成立等,但该委员会也于1949年被联合国朝鲜半岛问题委员会以及联合国朝鲜半岛统一及善后委员会等取代。“急进徐图”政策承接上一阶段政策,经过1949年的短暂酝酿,促成了朝鲜战争的爆发,而联合国军和联合国朝鲜半岛统一及善后委员会等政策推进机构应运而生,其中,联合国军代表了“急进”,以联合国朝鲜半岛统一及善后委员会为核心的其余机构则代表了“徐图”,而1973年该委员会的解散标志着这一阶段联合国朝鲜半岛政策的结束。“直面现实”政策作为上一阶段政策的自然延续,继续朝着客观中立处理朝鲜半岛事务的方向上前进,并最终以同时承认韩朝两国政权的合法性,允许双方共同加入联合国作为联合国这一阶段朝鲜半岛政策的直接表现。最后,本文认为,就联合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具体实践来看,两极权力体系明显不适于集体安全机制的运行,而多极权力体系则更为适宜集体安全机制的运行。因此,推动多极国际体系的建立和稳固,既有利于在新时期更好的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在联合国框架下,集体安全的维护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本文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813.2;D8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轩;;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影响回顾[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李智;;朝鲜战争后苏联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演变[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3 崔建询;;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基点:南北并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8期

4 董彦;;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变与不变[J];中国报道;2011年02期

5 朴键一,韩春爱;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评述[J];当代亚太;2001年12期

6 于美华;新时期美、日、俄对朝鲜半岛政策特点及其走势[J];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01期

7 孙艳姝;;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源起探析(1866-1905)——以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为视角[J];东北史地;2011年06期

8 汪权;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的调整[J];当代亚太;2002年01期

9 丁英顺;冷战后日本对朝鲜半岛政策的调整[J];当代亚太;1999年02期

10 罗英杰;;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朝核问题的立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锐;孙天宇;;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再审思[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六辑)[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凌国强;集体安全视角下的联合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研究(1947-1991)[D];湘潭大学;2019年

2 郑智巍;朝鲜战争前后国共两党对朝鲜半岛政策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蔡述庆;军工复合体与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之研究(1948-1960)[D];辽宁大学;2013年

4 陈伟;1945-1948年苏联的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东植;韩国政府对北朝鲜的安保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康学芹;以朝鲜半岛为分析视角透视冷战后的大国关系[D];延边大学;2004年

7 栾阔;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朝鲜、韩国的认知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8 赵雨;布什政府对朝鲜政策评析[D];国际关系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772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72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