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党建研究框架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22 13:18
【摘要】:党建是一门学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学术界对党建学科的认识不够。我们知道,研究框架是一门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着力对党建学科的研究框架进行研究,为党建学科的研究做出初步的探索和尝试。第一章厘清党群关系的基本概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什么是群众?从词源学角度对“民、臣民、国民、公民、市民、选民、人民、群众”等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发现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发现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什么是党群关系?准确定位党群关系“是什么”,为后面章节打牢基础、做好铺垫。最后从方法论的视角对党群关系研究框架的内容进行初步界定以及研究这个框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研究西方政党与选民关系。从西方政党的产生、发展和属性等角度界定西方政党,然后进一步分析西方政党与选民的关系表现与关系本质。最后从方法论的视角来说明西方政党与选民的关系不能用来解释中国的党群关系。第三章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群关系的理论和框架,到苏联、东欧党群关系的深刻教训和古巴、越南党群关系的宝贵经验,最后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分析党群关系研究框架。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等不同历史阶段来分析党群关系研究框架,最后从方法论的视角对党群关系研究框架进行总结提炼。第五章主要研究“党-国家-社会”研究框架。从分析框架的来源到基本内涵,再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把群众路线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最后从方法论角度对“党-国家-社会”研究框架进行总结提炼。第六章主要思考党建学科研究框架。在对党群关系研究框架和“党-国家-社会”研究框架再思考、在定位的基础上,研究两个框架的转化和运用。进而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以及两个研究框架与理论体系的关系,然后从一门学科所具备的主要条件出发,对党建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前景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252
本文编号:2800732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荣;;马克思恩格斯群众思想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韩慧;臧秀玲;;国内学界关于政党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述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王长江;;党建研究30年 从“调味品”到“被认可”再到“大有可为”[J];人民论坛;2015年01期
4 罗会德;季正矩;;越南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做法和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6期
5 张弛;;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与“群众”思想探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11期
6 李包庚;;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10期
7 刘琳;;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年05期
8 刘昀献;;国外政党联系群众的路径研究[J];理论探讨;2014年05期
9 王长江;;邓小平对党政关系的思考及其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03期
10 王桂艳;;马克思群众概念的三重意蕴[J];学术交流;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800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0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