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走西口”移民与晋陕蒙毗连带文化圈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0-10-01 06:04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三大移民运动之一,以晋、陕为主流的内地农民浩浩荡荡地出"口外",或经商或务农。所到之处,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晋陕蒙毗连带,由于相近的地域、相似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使蒙汉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具有共同方言、相同戏曲、相近生活习俗以及相似的信仰习惯的文化圈。
【文章目录】:
一、共同的方言
二、相同的戏曲
三、相似的社会风俗
四、相似的信仰习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贵;;对西口文化的探讨[J];鄂尔多斯文化;2006年01期

2 赵萍;;社会方言浅谈[J];考试周刊;2008年46期

3 张清常;内蒙古自治区汉语方音概况(一)[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02期

4 刘忠和;薄音湖;;“西口”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王旷垠;;浅谈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特征[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叶键;;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点与线——由旋律构成的基本形态论其“线条美”及技巧表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胡小东;;《乐记》的当下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邱坚珍,吴硕贤;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及其声音性能概述[J];电声技术;2003年08期

6 王志芳;;浅议“开皇乐议”[J];大舞台;2010年07期

7 孙新;;简谈琴乐的审美特征[J];大舞台;2011年01期

8 范琳琳;;论陇东道情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9 田园;;上古三代蕴藏的儒家乐教思想观念探析[J];大众文艺;2011年08期

10 覃轶;;浅谈中国钢琴作品的旋律线条[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4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5 殷俊玲;盛世繁华[D];山西大学;2005年

6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王妍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9 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3 卢欣;杭锦后旗方言词汇的几个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英芳;叙事性民歌歌词艺术特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震星;论南昌采茶戏的唱腔艺术[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艺;新疆维吾尔族改良艾捷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莎莎;鲁克沁镇吐鲁番木卡姆传承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钰东;音乐编辑在大型综艺晚会中的作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李经;语言、动作、音乐三位一体的母语音乐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屈青云;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双语”师资培训的现状分析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俊斌,王守恩;“走西口”与近代内蒙古中西部的土地荒漠化[J];沧桑;2004年05期

2 安介生;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兼论黄宗智“没有发展的增长”说[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4 王来刚;“西口”简析[J];阴山学刊;2004年02期

5 刘春玲;;论清代走西口对内蒙古西部社会发展的贡献[J];阴山学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吴殿廷;邱研;孔德婧;;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年02期

2 雷达;;我下到了“世界第一大井”的井下(外一篇)[J];中国作家;2009年01期

3 王爱英;;魂牵梦绕西口路[J];作品;2012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新民;;浅论加快晋陕蒙宁煤炭基地建设[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2 王志意;张永江;;晋陕蒙接壤地区开发建设中水土保持状况的分析与思考[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3 蔺明华;慕成;;晋陕蒙接壤地区煤炭开发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4 陈晓键;雷会霞;;晋陕蒙接壤区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城镇空间布局——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峰;晋陕蒙宁区新建煤矿产能门槛提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高志彦 刘晟男;岢岚初步建成晋陕蒙煤焦集运加工基地[N];忻州日报;2010年

3 胡彦斌 赵世平;第七届晋陕蒙高中校际联谊会在偏关召开[N];山西科技报;2006年

4 记者 惠小勇;“宁可呛死,不要饿死”,晋陕蒙宁污染有理?[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记者 吴欣;晋陕蒙宁铁合金焦炭面临最后通牒[N];物资信息报;2005年

6 ;晋陕蒙“黑三角”继续超标排污[N];科技日报;2004年

7 蔺明华;晋陕蒙监督局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N];黄河报;2007年

8 杨丽萍 郑志东;神池塘涧双万吨列煤炭集运站建成营运[N];忻州日报;2011年

9 武烽东;黄委晋陕蒙监督局开展水土保持督察[N];黄河报;2009年

10 曾家明;晋陕蒙谋划煤炭救市政策[N];西部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祖智君;晋陕蒙交界地区能源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雪军;晋陕蒙接壤地区LUCC过程驱动力及情景推断[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31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31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