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理论命题,又是一个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它是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目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研究尚不确切,不系统。本文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基本动因、思想文化背景、外部因素、主体力量等四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主要条件和基本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导论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基本动因。本文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基本动因。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救亡图存,为此进行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戍维新和辛亥革命等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继续进行探索,并且逐步懂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重视农民阶级的力量和武装斗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救亡图存的任务更加迫切,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团结一致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制定抗日战争军事方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摆脱经济危机等现实任务。然而,党内存在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依赖苏联指导等思想方法问题,在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关系之时出现了很多失误,给当时革命发展带来了困难和威胁。因此,全党逐渐意识到:必须摒弃错误的思想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进行革命斗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近代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思想原则、思想方法。第二章从主线和副线两个层面探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思想文化背景。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本文论述了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及其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在民族危机加深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其局限性不断显现,需要创造性地转换。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决定它能够融合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来实现这种转换。马克思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入中国并被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具有现代性、科学性以及与时俱进等理论特点,与中华文化在思想渊源、内容和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契合性。可见,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就是一种客观、必然的趋势。抗日战争的到来,使中华文化创造性转换的要求更加突出,社会各界都在探索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也明确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因而,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趋势成为现实任务被提上日程,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文化前提。副线是社会思潮与理论论争,本文梳理了社会思潮与多种理论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推动。发端于五四时期的外来学说本土化思潮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探讨了外来理论应用于中国国情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中国化”的主张。这些主张与党内反对教条主义的认识相契合,直接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思潮在党的思想理论上的显现,反映了党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党的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力。社会性质论争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问题,倡导了实事求是的学风,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既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也促进了党内教条主义思想方法的转变。三民主义论争促使全党意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又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独立自主的决心与意志;“民族形式”的论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合理性以及成果等问题作了学理上的辨析与探讨。第三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外部因素。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指“一战”后的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联共(布)。“一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变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界选择和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情绪,使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疏离。与此同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坚定了中国人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决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引发了人们对于西方文明和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反思,西方没落思潮和世界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在其影响下,中国人开始认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内的具有世界主义倾向的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经济危机,整个社会陷入大萧条的状态。与此相反的是苏俄“一五”计划顺利完成,经济呈现繁荣的态势。这让国人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共产国际、联共(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早期发展提供了组织、思想和物质上的帮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奠定了前提。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分析以及对教条主义的反对,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启蒙。共产国际领导方式的转变、对毛泽东的明确支持以及斯大林民族文化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共产国际、联共(布)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存在着将苏联革命经验模式化、组织控制严密化、苏联利益的至上化等问题,直接导致了许多问题,同时也从反面刺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意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种独立自主在理论上的表现。第四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主体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不懈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经历了比较肤浅到比较成熟、比较盲目到比较理性的思想觉醒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文化民族性等问题的觉醒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中,毛泽东的作用显著,他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创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一个命题或是号召上升为全党的思想原则的过程中,党的理论武装至关重要。通过党内的理论学习、思想整风与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普及等一系列的理论武装活动,全党形成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识。正是在这种思想共识的基础之上,党的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写进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思想原则在党纲中确立下来,从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生成。第五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生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和党的理论创新事业。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中也存在着理论武装的方法不科学、对于“中国问题”的认识比较片面和功利、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解教条化等问题。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分析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因素和基本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国问题”意识,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必须推动政界和学术界的互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和科学性。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D61
【文章目录】: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基本动因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历史课题
一、近代中国问题的形成
二、救亡图存的探索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总体形势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革命的中心任务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与思想问题
一、主要任务
二、主要的思想问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
一、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契合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理论论争的推动
一、外来学说本土化思潮
二、爱国主义思潮
三、主要的理论论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外部因素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影响
一、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
二、国际思潮的影响
三、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第二节 共产国际、联共(布)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主体力量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觉醒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
二、独立自主问题的意识
三、文化民族性意识
第二节 毛泽东的独特贡献
一、理论基础的奠定
二、命题和任务的提出
三、理论成果的创立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武装
一、党内的理论学习
二、全党的思想整风
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与普及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积极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启示
一、强化“中国问题”意识
二、弘扬爱国主义
三、推动学术界和政界的良性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宏志;;毛泽东与抗战时期“学术中国化”运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郑大华;;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J];史学月刊;2015年05期
3 孙正聿;;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重读《实践论》《矛盾论》[J];哲学研究;2015年03期
4 贾建芳;;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3期
5 郑大华;;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J];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01期
6 罗志田;;近代中国“道”的转化[J];近代史研究;2014年06期
7 吴晓明;;马克思的现实观与中国道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8 林建华;;世界革命视域下共产国际的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9 罗志田;;国家目标的外倾——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背景[J];近代史研究;2014年04期
10 聂家华;王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发展轨迹的历史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贾建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N];学习时报;2013年
2 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年
3 ;新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8年
4 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由来[N];学习时报;2006年
5 侯且岸;;学术研究与全民族的思想启蒙(下)[N];学习时报;2005年
6 侯且岸;;学术研究与全民族的思想启蒙(上)[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裘斌;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演变研究(1956~1966)[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俞祖华;离合之间: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宋春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潮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建勇;渊源与变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正光;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孔朝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连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
2833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3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