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1:57
   1990年代以来,紧凑城市(精明增长)被西方国家视为城市蔓延的主要治理政策。紧凑城市具有高密度、混合使用、公共交通等特征,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土地与能源集约利用,提高社会公平与城市活力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段期间,北京中心城边缘出现聚集性圈层蔓延(摊大饼),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分散性点状蔓延。北京蔓延导致交通堵塞、绿带蚕食、中心城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然而,城市蔓延并非仅为负面名词,它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总体福利具有正面贡献;蔓延不等同城市空间增长,是指不规则、低密度、与规划脱序的城市边缘区开发。论文比较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大都会区蔓延影响、机制、治理成效,期能理解中西城市蔓延机制差异,找出适用于北京蔓延治理对策。主要结论:1紧凑城市的直接效用在于节约土地利用、提升能源效率、基础设施成本,间接促进社会公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但对减少交通量与能耗效果不佳。英美城市蔓延动力机制由市场(价格、供需与竞争)带动,中国则由政策(土地、住房与产业)与制度(土地、财税、政府、规划)推动。城市蔓延是政府、开发商、农民与环保团体,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博弈过程。比较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台湾城市边缘区农业土地利用较集约,美国与中国较粗放。原因在于英国与中国台湾地区单位农场面积小、社会监督力量大、土地移转交易成本高、制约农地移转规模;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化、规划与财税工具并用,奖励与引导并行、有序引导人口向城镇紧凑集中。2北京蔓延:北京蔓延是中心城聚集性蔓延与周边乡镇农村分散性蔓延的综合表现。北京在郊区人口增长量、建设用地/常住人口增量比、交通成本增加与耕地流失四个测度上,以及建设活动与规划脱节方面,证实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北京蔓延表层原因是工业外移、房地产、新城规划等政策推动,深层原因是二元土地制、分税制、市辖区制度与城乡规划法缺陷导致。论文对通州新城与周边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实证研究,发现通州已经出现类似北京蔓延现象与问题,蔓延甚至延伸至河北燕郊、大厂地区。治理对策:采取引导性与限制性综合治理对策,通过设置区域性的增长边界、服务边界、税收共享与发展权移转等工具,促进人口与产业向新城紧凑集中,维护乡村生态绿地系统。同时,为了保证政策工具永续实施,建议完善相应土地与财税、行政与规划制度。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U984.2
【部分图文】:

城市蔓延,人口密度,伦敦,阶梯


30 年代郊区住宅 60 2005 年英国城镇地区住宅平均密度 2730 年代郊区花园住宅 50-75 2005 年伯明翰郊区住宅 15图2.1 伦敦市阶梯人口密度变化,资料: 布鲁格曼.城市蔓延简史.中国电力出版社.p.16图2.2 北京市阶梯人口密度 ,资料:由历次北京市各区县人口普查数据绘制

北京市,区县,人口密度,资料


北京市阶梯人口密度,资料:由历次北京市各区县人口普

布朗,伦敦,区位,资料


6 不干扰 12-50 1.6-6.57 自由 50 以上 1.6 以下图2.3 伦敦市凯姆登区, 哈罗区与布朗姆尼区位置图, 资料:同表2.3凯姆登区哈罗区布朗姆尼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雄赐;;英国紧凑城市政策历程回顾与近期展望[J];世界建筑;2016年03期

2 凌晓红;;紧凑城市:香港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策略解析[J];规划师;2014年12期

3 王菁菁;;紧凑城市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9期

4 黄杰祥;;基于紧凑城市概念下的城市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6年19期

5 朴珠希;;紧凑城市形态对交通能耗及大气污染的影响——以韩国主要城市实证研究为例[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6年01期

6 闫彩峰;张东升;;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河南科技;2014年02期

7 郭磊;;紧凑城市[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8 郭磊;;紧凑城市[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21期

9 李维;;为什么要建设紧凑城市?[J];环境经济;2015年ZB期

10 李顺成;;“紧凑城市”:城市规划的新路径[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戴雄赐;紧凑城市理论与北京蔓延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2 高喜红;紧凑城市环境下的文化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朴珠希(Park Juhee);紧凑城市形态对交通能耗及大气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4 孙根彦;面向紧凑城市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李红娟;基于紧凑城市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苏建忠;广州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措施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淳;紧凑城市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栾子越;北京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马鹏;中小城市紧凑规划布局理念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彭博;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城市新区规划布局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5 孙雪;长春市双阳区城镇紧凑度综合测度及调控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6 姜小蕾;紧凑城市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启发[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贺素莲;基于紧凑城市理念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邸扬;基于BIM的紧凑住区空间形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闫兵;我国高密度人居环境下紧凑城市建设模式及规划应对[D];重庆大学;2012年

10 任尚炜;紧凑城市视角下的武汉新旧片区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7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57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7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