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4:22
以人民政协为主要载体和形式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内涵、实践形式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比较,明确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民主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其主要实践形式和载体是人民政协。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探索其发展规律。 本文研究了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发展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梳理与总结了人民政协实践协商民主的内容: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责(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的协商民主;二是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三是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通过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内容研究,延伸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功能和作用分析,认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探索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方向,提出协商民主在传统政治领域基础上的发展重点是要加强人民政协建设和发展党内协商民主,并在实践上不断拓展协商民主的形式,比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积极推进社会协商、广泛应用网络协商等。这一从理论、历史、价值等多元角度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进行系统的探究,为进一步丰富协商民主理论、拓展协商民主实践做了有益探索。 本文认为人民政协自建立以来便开始了协商民主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形成了一些经验性的认识并对此进行了概括与总结。认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政治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制度框架是社会主义宪法及有关法律,科学目标是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6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协商民主理论
第一节 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
一、西方协商民主的兴起
二、西方协商民主的内涵
三、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
四、西方协商民主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西协商民主的比较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相同点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点
三、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早期探索
一、“三三制”政权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雏形
二、“旧政协”的召开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探索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初期发展
一、人民政协的诞生开创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
二、人民政协参与第一届人大准备工作中的协商
三、一届人大的召开与人民政协统战职能的归位
第三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曲折发展
一、“反右”和“文革”使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得以恢复和发展
第四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快速发展
一、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三、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
第三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内容
第一节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的协商民主
一、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的协商民主体现
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协商民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协商民主的发展探索
第二节 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
一、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体现
二、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发展探索
第三节 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
一、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体现
二、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发展探索
第四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价值
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内在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
二、政治监督功能
三、民主决策功能
四、公民精神培育功能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
一、提升当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
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第五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方向
第一节 协商民主在传统政治领域基础上的发展
一、人民政协的不断建沿与完善
二、党内协商民主的推进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实践上的拓展
一、基层协商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最广泛的实践
二、社会协商拓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领域
三、网络协商创新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8029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6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协商民主理论
第一节 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
一、西方协商民主的兴起
二、西方协商民主的内涵
三、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
四、西方协商民主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西协商民主的比较
一、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相同点
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不同点
三、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早期探索
一、“三三制”政权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雏形
二、“旧政协”的召开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探索形式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初期发展
一、人民政协的诞生开创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
二、人民政协参与第一届人大准备工作中的协商
三、一届人大的召开与人民政协统战职能的归位
第三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曲折发展
一、“反右”和“文革”使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得以恢复和发展
第四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快速发展
一、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三、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
第三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内容
第一节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的协商民主
一、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的协商民主体现
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协商民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协商民主的发展探索
第二节 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
一、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体现
二、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中的协商民主发展探索
第三节 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
一、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体现
二、党对人民政协领导中的协商民主发展探索
第四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价值
第一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内在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
二、政治监督功能
三、民主决策功能
四、公民精神培育功能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
一、提升当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
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第五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方向
第一节 协商民主在传统政治领域基础上的发展
一、人民政协的不断建沿与完善
二、党内协商民主的推进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实践上的拓展
一、基层协商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最广泛的实践
二、社会协商拓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领域
三、网络协商创新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甄建虎;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张漓儿;第一届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8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5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