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751
【部分图文】:
导论查询了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期刊资料室的资料,另外通过查询 CNK知网数据库,对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了收集、统计和分析。通过 CNKI 知网数据库的检索,截止 2018 年 5 月 17 日,笔者分别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社会参与能力培育研究”、“社会参与培育研究”、“参与能力培育研究”为篇名和主题进行搜索和查询,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 1 所示:
第二章 云南高校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少数参与能力培育研究状况的真实想法,以完善问卷分析的数据结果。具体问卷设计样式及电话访谈的提纲请详见文章末尾的附录 A 和附录 B。本次问卷调查分别对调查对象的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和家庭所在地是否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了区分。如图 2.1.1 中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 391 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少数民族类型人数最多的是彝族,有 92 人,其次是白族、回族、傣族、壮族、傈僳族、哈尼族、苗族、拉祜族、纳西族、藏族、满族、景颇族、布依族、普米族等民族。人数小于 5 人的有瑶族、德昂族、基诺族、布朗族、怒族和阿昌族,人数最少的是怒族和阿昌族。其中,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请注明)”的统计,采取梳理问卷后统计的方式,统计出:哈萨克族(3 人)、维吾尔族(2 人)、保安族(2 人)、羌族(1 人)、摩梭族(1 人),共 9 人,与图 2.1.1 中的“其他少数民族(请注明)”的 9 人相对应。
图 2.1.2 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统计情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类型、政治面貌和家庭所在地是否居地调查外,还对其年级与专业类别进行了交叉对比,从表 ,在本次调查的对象中,大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调查的 165 人,研究生及以上年级的人数最少,只有 24 人。在参与业类别中,理工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最多的,有 129 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晓艳;;西安市青年社会参与现状与对策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尹丽春;;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7期
3 熊孝梅;;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培育[J];人民论坛;2014年17期
4 郑雅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路径探析[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王俪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参与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董少敏;陈正良;;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的现状调研[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康秀云;;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微博路径及教育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5期
8 刘芳;;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认同、社会表征与符号再生产——以“南京义工联”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8期
9 杨娇珍;;高职学生社会参与状况调查与探析——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俊峰;;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引导[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燕;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教育引导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2 王晓璇;民国时期大学参与社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换霞;大学生公共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4 苏辉;现代社会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5 白雪;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萌萌;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鹏庭;上海新兴城市青年团体的内部交往关系和社会参与[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学会;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秦川;对高校大学生实践育人机制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刘洋;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0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6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