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战国《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00:24
   本文以战国文化史、学术史、思想史为理论基础,以传统文献与新出土文献的双重结合为史料依据,在战国历史变迁、儒学变迁的大背景下,从《诗》在战国的地位、战国《诗》学的地域特征、战国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以及与战国《诗》学传承的某些相关问题等多角度对战国《诗》学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本章以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历史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在战国的政治与学术地位:即战国各侯国统治阶层用《诗》、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态度以及儒学分化下的《诗》学发展。在战国时期,《诗》遭遇了诸侯黜《诗》、非儒家学派质疑、批判乃至否定《诗》、儒学分化而导致的《诗》学分流的复杂情状。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切并未使《诗》学研究走入低谷,儒学的分化复杂了《诗》的存在状态,却也同样丰富了《诗》的内涵。正因如此,战国出现了如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以及诸多已无法确考的《诗》学传承者和研究者,使得战国《诗》学出现了以“性情论”为主的内化研究理路和以“政教论”为主的外化探求,出现了《孔子诗论》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诗》学专著。《诗》在战国,仍然具有长足性的发展,在中国儒学史和《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章:本章主要探讨了战国《诗》学的分布传播与地域特色。战国时期,儒学分布与传播的核心地域为鲁、齐、魏、楚四地。在传统礼乐文化的影响下,鲁地儒学和《诗》学出现了以“孝”、“五行“、“人性”、“性情”、“仁政”论《诗》的内化性发展;在“兼容并蓄”的风气下,齐地儒学和《诗》学出现了与“百家之学”互融、渗透与创新的态势;在“法制”、“古学”相融之风的浸染下,以魏为核心的三晋《诗》学出现了以史释《诗》、《诗》学融“法”的趋势;在重“情”尚“美”的文化气息下,楚地《诗》学出现了重抒情、重个体、重审美的思想倾向。战国儒学与《诗》学突出的地域色彩是中国《诗》学史上的独特景象。 第三章:儒学分化带来了《诗》学的分流,这使得儒学各派对《诗》义有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战国《诗》学出现了以“性情论”为主的“内化性”发展和以“政教论”为主的“外化性”探求。前者以子思学派、《孔子诗论》为主要代表,他们高举“性”、“情”,从儒学与《诗》学的“内化”角度探讨《诗》在国家、社会、政治中的重要意义。后者以曾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他们以“政教”为标的,凸显《诗》中的“孝治”、“仁治”与“礼治”思想,从“外化”角度寻求《诗》的政治内涵。战国儒家各派对《诗》学主旨、《诗》学研究理论、《诗》学阐释原则、《诗》所体现的人格精神,乃至对个体《诗》篇的解读,都有不同的倾向与体现。 第四章本章主要探讨了战国《诗》学传承的三个个案问题。一、以出土文献为基础探讨战国的《诗》本流传;二、对动态结集下的《孝经》进行《诗》学思想的考察;三、讨论“焚书”对《诗》学产生的深刻影响。本章力图让读者对战国《诗》学的某些问题有一些具体的认识。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7.2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战国《诗》学研究的学术初衷与意义
    二、战国《诗》学当代研究现状述评
    三、战国《诗》学研究进路及创新之处
    四、战国《诗》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诗》在战国
    第一节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诸侯用《诗》
        一、“礼”变、“乐”变与《诗》变:晚周诸侯用《诗》背景
        二、崇“利”、尚“法”与轻儒:战国诸侯用《诗》思想
        三、《诗》亡:战国诸侯用《诗》现状
    第二节 战国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
        一、文献与史料:墨家理性的《诗》学观念
        二、追忆与否定:道家复杂的《诗》学思想
        三、反《诗》与非《诗》:法家明确的《诗》学态度
        四、格言与工具:纵横家功利的用《诗》方法
    第三节 儒学分化与《诗》学分流
        一、儒学分化之下的《诗》
        二、战国儒家《诗》学文献综述
        三、子思学派的著述及其《诗》学史料
        四、《孔子诗论》属于战国《诗》学思想体系
第二章 战国儒学与《诗》学的地域特征
    第一节 礼乐传统下的鲁儒《诗》学
        一、“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鲁儒延存的历史背景
        二、“鲁人皆以儒教”:鲁国儒生与《诗》学发展
    第二节 兼容风气下的齐地儒学与《诗》学
        一、“谈说之士,期会稷下”:齐儒发展的思想文化土壤
        二、兼容、渗透与创新:齐地儒学与《诗》学的传播形态
        三、“齐鲁之间,学者不废”:战国儒生与齐地《诗》学
    第三节 “法”、“古”渊源下三晋之地的用儒与用《诗》
        一、“法制”与“古学”:三晋之地的用儒背景
        二、“以儒得誉诸侯”:魏文侯尊儒辨析
        三、子夏《诗》学的历史痕迹
    第四节 灵动、浪漫气息下楚地《诗》学的存在特征
        一、“联藻日月、交彩风云”:楚地用《诗》的文化背景
        二、崇“性”、尚“情”、求“美”:楚地的《诗》学倾向
第三章 战国儒家《诗》学思想
    第一节 从西周至战国儒家核心思想的传承与演变
        一、“德”与“孝”:西周宗教思想的纲领
        二、“德”:春秋时期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三、“道”、“仁”、“礼”:孔子儒学的新主题
        四、“五行”与“性情”:子思学派的新思潮
        五、“各引一端”:战国中后期儒学主题的细化与深化
    第二节 子思学派的《诗》学思想
        一、“五行”:子思学派的《诗》学主旨
        二、“性情”:子思学派《诗》学阐释的新角度
        三、“体其义”与“理其情”:子思学派的《诗》学阐释原则
    第三节 孟子的《诗》学思想
        一、“仁治”:孟子的《诗》学主题
        二、“以意逆志”:孟子的解《诗》方法
        三、“不失其驰”:孟子的《诗》性人格
    第四节 荀子的《诗》学思想
        一、“礼”化《诗》学:荀子《诗》学思想核心
        二、修身:“礼”化《诗》学的具象阐释
        三、刑治:“礼”化《诗》学中的法治观
        四、荀子与“《诗》言志”
    第五节 《孔子诗论》的诗学思想
        一、《诗》三百主旨的类别化
        二、“礼”与“情”:《孔子诗论》的理论依据
        三、“《诗》无隐志”:《孔子诗论》的论诗标准
第四章 战国《诗》学传承相关问题的考察
    第一节 从出土文献看战国《诗》本流传
        一、文字书写的差异及句式的不同
        二、类名、篇目、篇名的差异
        三、关于《诗三百》类序及《风》类次不同的假设
    第二节 动态传承下的《孝经》《诗》学
        一、“孝”即是德:《孝经》的《诗》学主题
        二、“上”与“下”:《孝经》对各阶层“孝”德的《诗》学规范
        三、“孝治”与“教化”:《孝经》对治国途径的《诗》义理解
        四、“忠”与“谏”:《孝经》事君观的《诗》学阐释
    第三节 秦代“焚书”对《诗》学传承的影响
        一、“以其讽诵”:焚书与《诗》本传承
        二、“或无章句”:战国《诗》学阐释与《诗》学理论的泯灭
        三、“与时变化”:“焚书坑儒”与儒者的思想意识之变
结语
    一、战国《诗》学推进了从《诗》到“经”的发展历程
    二、战国儒家《诗》学是对孔子《诗》学的深入性延展
    三、战国《诗》学对“《诗》言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四、战国《诗》学形成了固定的《诗》性人格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战国陶文选[J];书法;2015年12期

2 郭俊泽;;战国双宝[J];宝藏;2017年11期

3 ;千·秋·万·世·昌(多面印)[J];书屋;2012年06期

4 ;日本也有战国[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3期

5 ;矗立于“战国时代”[J];阳光能源;2010年12期

6 吴导民;;应是“温文尔雅”[J];咬文嚼字;2009年12期

7 ;战国时代的报业联盟[J];青年记者;2006年09期

8 王庆卫;试析战国楚系文字中的“吁”[J];考古与文物;2004年03期

9 陈世辉;战国齐圆钱■字说[J];中国钱币;2004年02期

10 ;战国书法资料选[J];书法世界;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立斌;战国《诗》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会斌;战国令书制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柯镇昌;战国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裴登峰;战国七十年文学编年[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6 闵胜俊;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胡明;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战国—秦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何飞燕;出土文字资料所见先秦秦汉祖先神崇拜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雪松;“战国策派”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张亮;周代聘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政冬;《战国纪年》与《周季编略》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陈海建;战国骑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振江;战国史学发展论[D];郑州大学;2000年

4 姬娜;战国郾君戈器铭考释平议[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志锋;战国货币列国间流通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路;日本战国时代“海贼”问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吕伟;战国至秦代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马媛媛;战国时代的再发现[D];北京大学;2012年

9 张汝君;战国公子政治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申文;战国时代魏国发展进程的考古学观察[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0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70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3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