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借势:在华外国商会的择地游说行为

发布时间:2020-12-08 16:33
  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治势能作为一种微观机制,存在于特定制度环境与在华外国商会游说行为之间,具体表现为外国商会根据不同政策过程的政治势能强弱程度,在东道国和母国、纵向和横向政策部门间"借势"选择相应游说场地,实施择地游说行为。基于这一分析框架,分别对中国美国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游说《劳动合同法》以及中国欧盟商会游说《外商投资法》两大典型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了不同立法过程中的政治势能强弱程度,以及外国商会"借势"实施择地游说行为的类型、特征及结果,并总结了这一现象对东道国国家—社会关系的可能影响。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29-40页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借势:在华外国商会的择地游说行为


中国制度环境中的政治势能及其对商会游说行为的影响

示意图,政治,场地,势能


总而言之,无论是纵向或横向游说场,还是单一或联合游说场,这种游说场地的精准定位或游说场地的增加意味着游说成功率的提高[18]。下面是基于政治势能强弱程度而转换游说场地类型的示意图(图2),其中在“横向游说场”和“纵向游说场”间的转换统称为“内部转换”,在“联合游说场”和“单一游说场”间的转换统称为“外部转换”(2)。四、案例分析


本文编号:2905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05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