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12-09 09:13
能源安全问题以时间和空间为转移,从某一种能源问题到多种能源问题,从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近年来,中国能源安全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例如在能源供求、能源替代、安全评估等方面。不仅如此,随着中国面临国际环境和历史语境变化,能源安全问题研究从经济领域研究扩展到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和军事等领域,呈现出多学科研究发展态势,将有助于中国构建新时期的全球能源安全战略,制定更加符合世界情势的对外能源政策。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年01期 第93-102页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国外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概况
2 我国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概况
3 我国学界关于能源安全的概念探讨
3.1 关于能源安全的内涵讨论
3.2 关于能源安全战略的研究讨论
4 能源安全问题的政治学研究
4.1 地缘政治学对能源安全及战略的研究
4.2 国际关系学对能源安全及战略的研究
5 能源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5.1 能源供给和需求研究
5.2 能源替代和能源转换研究
5.3 对外依存度和多元化研究
5.4 能源安全评估研究
6 我国能源安全研究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
6.1 研究的重难点:我国迫在眉睫的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问题
6.2 能源安全问题是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重要变量
6.2.1 面对不确定:能源安全问题是中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重要研究方向
6.2.2 抓住契机:深入研究中俄能源安全合作是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题中要义
6.2.3 再接再厉:深入研究推进依托“一带一路”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J]. 史丹. 中外能源. 2013(02)
[2]中国能源安全分析:基于最优消费路径视角[J]. 张生玲,郝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10)
[3]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 周新军.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2(04)
[4]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五大关键[J]. 杨名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2(07)
[5]世界能源安全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赵庆寺. 新疆社会科学. 2012(01)
[6]煤电关乎中国能源安全刍议[J]. 朱成章. 中外能源. 2012(01)
[7]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选择与战略框架[J]. 沈镭,薛静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0)
[8]国际能源运输系统与国际能源安全——一种非传统安全视角的透视[J]. 沈文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 吴初国,何贤杰,盛昌明,刘增洁,万会.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6)
[10]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安全关联的实证分析[J]. 鞠可一,周德群,王群伟,吴君民. 资源科学. 2010(09)
本文编号:2906651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年01期 第93-102页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国外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概况
2 我国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概况
3 我国学界关于能源安全的概念探讨
3.1 关于能源安全的内涵讨论
3.2 关于能源安全战略的研究讨论
4 能源安全问题的政治学研究
4.1 地缘政治学对能源安全及战略的研究
4.2 国际关系学对能源安全及战略的研究
5 能源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5.1 能源供给和需求研究
5.2 能源替代和能源转换研究
5.3 对外依存度和多元化研究
5.4 能源安全评估研究
6 我国能源安全研究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
6.1 研究的重难点:我国迫在眉睫的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问题
6.2 能源安全问题是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重要变量
6.2.1 面对不确定:能源安全问题是中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重要研究方向
6.2.2 抓住契机:深入研究中俄能源安全合作是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题中要义
6.2.3 再接再厉:深入研究推进依托“一带一路”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J]. 史丹. 中外能源. 2013(02)
[2]中国能源安全分析:基于最优消费路径视角[J]. 张生玲,郝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10)
[3]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在国家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 周新军.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2(04)
[4]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五大关键[J]. 杨名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2(07)
[5]世界能源安全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赵庆寺. 新疆社会科学. 2012(01)
[6]煤电关乎中国能源安全刍议[J]. 朱成章. 中外能源. 2012(01)
[7]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选择与战略框架[J]. 沈镭,薛静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10)
[8]国际能源运输系统与国际能源安全——一种非传统安全视角的透视[J]. 沈文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 吴初国,何贤杰,盛昌明,刘增洁,万会.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6)
[10]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安全关联的实证分析[J]. 鞠可一,周德群,王群伟,吴君民. 资源科学. 2010(09)
本文编号:2906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0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