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17:02
马克思以社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及其各种生产类型作了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考察,并用全面生产理论凝练其生产思想,进而科学的揭示出社会生产的实旨要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全面生产的思想得到了初步的阐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从整体的角度勾勒出了全面生产理论的全貌,在《资本论》及其各个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将全面生产的思想放到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之中去考察,这为全面生产理论的价值呈现、探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路径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对全面生产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学术成果频现。但纵观而言,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全面生产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理论条件、各生产类型相互间的关系、理论的最新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够。此外,最近几年,国内对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研究略有“降温”趋势。因此,对全面生产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客观把握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弥补认识上的不足,进而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功能。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遵循问题导向,本文将首先对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与理论条...
【文章来源】: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分析法
1.4.2 文本研究法
1.4.3 归纳分析法
1.5 创新点
2 全面生产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
2.1 时代条件
2.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
2.1.2 社会分工与交换的出现
2.2 理论条件
2.2.1 黑格尔生产思想的影响
2.2.2 费尔巴哈生产思想的影响
2.2.3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思想的影响
3 马克思经典著作对全面生产理论的表达
3.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
3.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
3.2.1 物质生产
3.2.2 需要生产
3.2.3 人口生产
3.2.4 社会关系生产
3.2.5 精神生产
3.3 《资本论》及其各个手稿的论述
3.3.1 物质生产
3.3.2 精神生产
3.3.3 人口生产
3.3.4 需要生产
3.3.5 社会关系生产
4 全面生产理论内在逻辑关系分析
4.1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全面生产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
4.1.1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现实基础
4.1.2 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助推
4.1.3 社会关系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
4.1.4 人口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4.1.5 需要生产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4.2 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全面生产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
5 全面生产理论的本质特性
5.1 整体性
5.2 协调性
5.3 有机性
5.4 矛盾性
5.5 人本性
6 全面生产理论的价值探讨
6.1 理论价值
6.1.1 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轨迹
6.1.2 科学界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6.2 现实价值
6.2.1 厘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6.2.2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6.2.3 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6.2.4 透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生态生产[J]. 孔晓,贾钢涛. 人民论坛. 2017(12)
[2]两种生产理论的扩展及其对我国人口新政实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再阐释[J]. 龚晓莺,甘梅霞,乔文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05)
[3]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的特质及其理论划分[J]. 张强,徐德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4]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当代价值[J]. 覃志红.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5]从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审视现代性[J]. 夏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6]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生产”理论的复杂性特征——对机械唯物史观的批判[J]. 邬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7]生态生产: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J]. 邱耕田. 环境导报. 1995(01)
[8]广义社会生产:五种生产的统一[J]. 潘春葆. 江西社会科学. 1995(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研究[D]. 寇雅玲.西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刘胡同.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28226
【文章来源】: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分析法
1.4.2 文本研究法
1.4.3 归纳分析法
1.5 创新点
2 全面生产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
2.1 时代条件
2.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
2.1.2 社会分工与交换的出现
2.2 理论条件
2.2.1 黑格尔生产思想的影响
2.2.2 费尔巴哈生产思想的影响
2.2.3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思想的影响
3 马克思经典著作对全面生产理论的表达
3.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
3.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
3.2.1 物质生产
3.2.2 需要生产
3.2.3 人口生产
3.2.4 社会关系生产
3.2.5 精神生产
3.3 《资本论》及其各个手稿的论述
3.3.1 物质生产
3.3.2 精神生产
3.3.3 人口生产
3.3.4 需要生产
3.3.5 社会关系生产
4 全面生产理论内在逻辑关系分析
4.1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全面生产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
4.1.1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现实基础
4.1.2 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助推
4.1.3 社会关系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
4.1.4 人口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
4.1.5 需要生产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4.2 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全面生产理论内在的逻辑关系
5 全面生产理论的本质特性
5.1 整体性
5.2 协调性
5.3 有机性
5.4 矛盾性
5.5 人本性
6 全面生产理论的价值探讨
6.1 理论价值
6.1.1 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轨迹
6.1.2 科学界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6.2 现实价值
6.2.1 厘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6.2.2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6.2.3 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6.2.4 透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生态生产[J]. 孔晓,贾钢涛. 人民论坛. 2017(12)
[2]两种生产理论的扩展及其对我国人口新政实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再阐释[J]. 龚晓莺,甘梅霞,乔文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05)
[3]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的特质及其理论划分[J]. 张强,徐德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4]马克思总体生产思想的当代价值[J]. 覃志红.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5]从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审视现代性[J]. 夏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6]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生产”理论的复杂性特征——对机械唯物史观的批判[J]. 邬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7]生态生产: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J]. 邱耕田. 环境导报. 1995(01)
[8]广义社会生产:五种生产的统一[J]. 潘春葆. 江西社会科学. 1995(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研究[D]. 寇雅玲.西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刘胡同.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28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2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