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阶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22:46
  顺应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上都和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步调趋近。在政府管理模式上,我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借鉴创新,发展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务员制度。近年来,各国公务员在国家贸易往来、商务谈判、争端磋商等问题上凸显重要作用。从国内来看,随着国家政治科学化、制度民主化的推进,国家机关办事人员也日趋结构优化、层级成熟。在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机构的发展完善中、在形势要求和管理层自身的完善中,逐渐发展形成了我国的公务员阶层。公务员阶层在社会阶层中具有核心地位,具备天然优厚政治资源优势,包含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阶层,因为其工作性质、福利待遇和近年来社会分化的加剧,而备受关注。社会阶层状况是考察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着重对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分析,是建设现代成熟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需要,是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论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公务员阶层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发展状态进行梳理,并对公务员阶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包含了如下观点:一、当前我国公务员群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阶层;二、公务员阶层发展还不够成熟,比如官本...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一) 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 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四) 本论文的努力方向
    三、 相关概念界定
        (一) 阶层的基本内涵
        (二) 公务员的内涵
        (三) 公务员阶层
    四、 理论视角工具
        (一) 社会阶层理论
        (二) 公共管理理论
        (三) 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理论
    五、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主要观点、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阶层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阶层的形成背景
        一、 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
        二、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
        三、 社会的全面转型
        四、 对外开放与国际并轨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阶层发展的制度因素
        一、 公务员制度的酝酿
        二、 《暂行条例》的试行
        三、 《公务员法》制定实施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阶层发展的内在变化
        一、 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摆脱政治桎梏
        二、 八九十年代群体的迅速增大
        三、 新世纪以来的有序发展和备受关注
第二章 当前我国公务员阶层的阶层内析
    第一节 公务员阶层的内部分层
        一、 公务员阶层的社会构成
        二、 公务员阶层的权力分层
        三、 公务员阶层的收入分层
        四、 公务员阶层的教育分层
        五、 公务员阶层的阶层意识
    第二节 公务员阶层的角色定位
        一、 制度定位
        二、 社会定位
        三、 自身定位
    第三节 公务员阶层的职业化
        一、 机构设置越来越专业
        二、 职业准入更加专业
        三、 职业资格化成为趋势
        四、 年轻化知识化初步显现
    第四节 阶层的阶层地位
        一、 经济地位
        二、 政治地位
        三、 社会地位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阶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阶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职业边界不清
        二、 专业化技能不高
        三、 内部结构僵化
        四、 社会评价公信力低
        五、 成员规模偏大
        六、 自我封闭性强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阶层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社会影响
        一、 降低公共服务质量
        二、 损害政府公信力
        三、 滋生社会风险
        四、 妨碍现代阶层结构的形成
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阶层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缺陷
        一、 晋升机制不完善
        二、 规则自身缺陷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改革便利了公权扩张
        一、 垄断再分配资源的权力
        二、 利用再分配权力设租
        三、 向公权掌握者寻租
    第三节 思想观念束缚
        一、 “官本位”思想盛行
        二、 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三、 信仰约束缺失
    第四节 身份角色壁垒
        一、 身份含金量加剧封闭
        二、 定位不清与评价较低
第五章 促进我国公务员阶层良性发展的思路
    第一节 强化监督,防止公权私用
        一、 切实完善法制监督
        二、 强化专门机构监督
        三、 大力发展社会监督
    第二节 明晰职业边界,遏制精英结盟
        一、 推进职业边界明晰
        二、 规范职业程序
        三、 明确组织分权
        四、 支持社会自治
    第三节 畅通流动机制,打破阶层壁垒
        一、 人才选拔的全面化
        二、 考核体系的有效化
        三、 晋升机制的健全化
        四、 人才流动的合理化
    第四节 明确角色定位,倡导公共服务
        一、 明确政府职能
        二、 明确公务员角色
        三、 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节 重拾信仰教育,重视软性约束
        一、 理性正视信仰缺失
        二、 道德教育植根现实
        三、 丰富官员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二、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道德教育改革[J]. 齐学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02)
[2]法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浅析[J]. 张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2(01)
[3]腐败与反腐败成本分析[J]. 龚堂华.  法制与社会. 2012(03)
[4]发育失衡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原因与影响探析——一种政治社会学的视角[J]. 李海青,唐莉.  岭南学刊. 2011(06)
[5]官本位变动逻辑与公务员前景[J]. 毛寿龙.  人民论坛. 2011(31)
[6]拐点该到的几个理由[J]. 李成言.  人民论坛. 2011(31)
[7]论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督制度的完善[J]. 于娜.  中国证券期货. 2011(10)
[8]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测度[J]. 赵晏,邢占军,李广.  重庆社会科学. 2011(10)
[9]充分发挥司局一把手的作用[J]. 焦焕成.  党建研究. 2011(10)
[10]浅析“三公”消费综合治理的路径[J]. 张立强,陈文权.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5)

博士论文
[1]论当代中国政治意识引导[D]. 陈承新.中共中央党校 2012
[2]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 李利平.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界限和协调[D]. 崔快勇.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 唐令芳.西北师范大学 2011
[3]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 张煜.河南大学 2010
[4]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D]. 赵军.山东大学 2010
[5]乡镇政府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D]. 杨燕.中南大学 2009
[6]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D]. 陈亚茹.西南政法大学 2009
[7]公务员规模的平衡点问题研究[D]. 刘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8]公务员职业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机制研究[D]. 崔会玲.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国家公务员监督制度研究[D]. 邹乐.南京师范大学 2004
[10]税费改革后的乡村干群关系研究[D]. 漆勇政.华中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28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28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