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09:35
  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直接性与高效性、隐蔽性与难控性、平等性与开放性、多元性与互动性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作为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公民发扬自身个性、了解政治信息、发表政治言论、增强政治认同感;有利于政府了解真实的民意、转变行政观念、改革行政体制,从而有利于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犹如一把“双刃剑”也会对我国的政治稳定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本文运用文献法、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在客观阐述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为了使论文具有条理性和严密性,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为论文的可行性和价值性作支撑。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在界定了政治参与与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论文的理论依据,即西方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电子民主理论、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理论,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中国政府积极顺应政治潮流,加快网络政治参与的步伐...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一、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 相关概念
        1. 政治参与
        2. 网络政治参与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1.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理论
        2. 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理论
        3. 电子民主理论
二、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
    (一) 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与特点
        1. 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
        2.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3.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1)民生问题是网民关心的热点话题
            (2)网络反腐的专业化、规模化
            (3)网民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持续升温
            (4)“90 后”登上社会舞台,中国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进程
    (三) 当前中国网络政治参发展面临的挑战
        1. 网络政治参与意识不足,认识有偏差
        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不足
        3. 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存在漏洞
三、 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
    (一) 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政治稳定
        1. 有助于拓宽政治参与渠道,调动政治参与热情,承认政治合法性
        2. 有助于转变政府观念,促进政府体制改革,重塑政府形象,树立政府权威
        3. 有利于发扬公民个性,塑造新型的政治文化,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
        4. 有利于完善参与机制,深化政治稳定机制,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二) 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危及政治稳定
        1. 公民的非理性参与会造成“无政府主义”,削弱政治稳定的基础
        2. 公民的非法性参与会危及国家的信息安全,造成社会不安和动荡
        3. “网络暴力”与“网络群体事件”,造成社会政治秩序的混乱
        4. 国际“网络殖民主义”进行政治渗透,危害政治安全
四、 引导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促进政治稳定
    (一) 加强对公民的网络教育,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实现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
        1. 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建设合理、合法的参与渠道
        2. 提高公民的信息整合能力,理性地实现政治参与
        3. 培养公民社会、发展民间组织,促进公民理性地参与政治
    (二) 加强网络立法和道德建设,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和道德支撑
        1. 完善社会主义网络立法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2. 健全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规范,引导公民文明参与
    (三) 治理“数字鸿沟”,扩大网络政治参与
        1.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
        2. 激发企业潜力,发挥公益组织的作用
    (四) 完善网络政治参与机制与监管机制,应对“网络群体事件”
        1. 听证制度
        2. 公共舆论机制
        3. 政策监督机制
        4. 政务公开机制
    (五) 发展行之有效的“电子政务”,增强政府回应能力,树立政府形象与权威
        1. 建设“电子政府”、提高行政能力
        2. 增强政府的网络回应能力,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
        3. 提高政府人员的信息素质,提高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塑造社会主流文化,发挥舆论的积极效应,建设参与型文化
    (六) 发挥传统媒体的能动作用,与网络媒体形成合力,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七) 防范和抵制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制造的分裂、分化等动乱活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探析[J]. 李腊生,詹爱霞.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2]论维护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J]. 刘汝宽.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04)
[3]警惕网络政治参与下的民粹主义[J]. 张丹丹.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4]从2011年“两会”看微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J]. 胡佳渝.  东南传播. 2011(05)
[5]信息社会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肖飞.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1(03)
[6]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J]. 于建嵘.  文史博览(理论). 2011(01)
[7]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稳定的负向影响[J]. 张鸷远.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0(01)
[8]“电子民主”对传统民主的解构重建[J]. 朱晓彬.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王怀香.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D]. 刘涛.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 孙欢.长沙理工大学 2010
[4]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周佳子.苏州大学 2010
[5]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梁彩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07
[6]网络环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 麻旎.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29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29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