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边政研究的学术转型 ——基于《新亚细亚》与《边政公论》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02:4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使中国面临近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存亡危机,民族主义高涨。在外患入侵中首当其冲的边疆地区,首先成为国人表达爱国情绪的场域。30年代具有同人性质的《新亚细亚》即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并成为致力于边疆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刊物;而由众多具有现代相关学科素养的新型学人主办的《边政公论》,也同样是40年代边疆研究的学术化刊物的代表。然而,两刊虽然共同将边疆作为研究客体,但其在边疆研究的内容、作者群体、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或许可以说明三、四十年代之间边疆研究的学术转型:在研究内容上,由前者重视边疆史地追述考究与现实危局的述论,向后者运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系统专业研究的转变;在作者群上,由前者多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政府职员组成的研究群体,向后者由具有西学学养且多是高校、研究院所人员的转变,而且以该批研究型人员为基础,运用西学理论与方法,在结合本国边疆特殊性的同时,构建中国化了的边疆、边政研究体系;在研究方法上,由前者较多继承传统边疆史地研究,尤其是西北史地学研究的遗风余韵、且具有“过波时代”特征的方法,向后者尝试构建中国边政学学科的转变,且在边疆研究地域上呈现...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近十多年来边政研究述评
        1.1.1 边政学学科理论及学科建设的研究
        1.1.2 对民国时期边政的研究
        1.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2 本题旨趣
        1.2.1 选题缘起
        1.2.2 两刊的研究现状分析
        1.2.3 本旨与重点
    1.3 写作方法、内容
第一章 《新亚细亚》与《边政公论》概况
    1.1 两刊创刊背景
        1.1.1 时代环境:严峻的边疆形势使国人的爱国热情高涨
        1.1.2 学术环境:新学科渐成规模、成果勃兴
        1.1.3 社会环境:国民政府对边疆危机的重视
    1.2 两刊简介及其学术价值
        1.2.1 《新亚细亚》简介
        1.2.2 《边政公论》简介
        1.2.3 两刊的代表性
第二章 两刊边疆研究内容之比较
    2.1 两刊边疆史地研究之比较
    2.2 两刊边疆民族研究之比较
    2.3 两刊边疆开发研究之比较
    2.4 两刊在研究内容上的异同
第三章 两刊作者群体之比较
    3.1 《新亚细亚》作者群分析
    3.2 《边政公论》作者群分析
    3.3 两刊作者群休的特点及不同
第四章 两刊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之比较
    4.1 《新亚细亚》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
    4.2 《边政公论》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
    4.3 两刊在研究方法、理论上的区别
第五章 两刊边疆研究学术转型的原因及其影响
    5.1 边疆研究学术转型的原因之分析
    5.2 边政研究学术转型的影响
第六章 三四十年代的边疆:多重面相的共同场域
    6.1 从地理的、政治的边疆到文化的边疆:传统与现代的协奏共鸣
    6.2 边疆、边政研究及其教育:领土历史化与历史领土化的题中之义
    6.3 学术、政治、社会:济世经国与传业授道的多重交互
    6.4 “继承与调试、构建与整合:从“边疆”到边政”的嬗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顾颉刚与民国时期的边政研究[J]. 汪洪亮.  齐鲁学刊. 2013(01)
[2]范式变迁:“边缘”与“中心”的互动——近代民族国家视域下的边疆研究[J]. 段金生,尤伟琼.  思想战线. 2013(01)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知识分子爱国情怀与学术研究的共同场域[J]. 封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4]李安宅的学术转型及时代动因[J]. 汪洪亮.  宜宾学院学报. 2012(11)
[5]与社会学结缘的中国人类学——基于20世纪前半期的学科史讨论[J]. 王建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6]论华企云的边疆研究[J]. 蒋正虎.  文山学院学报. 2012(05)
[7]近代中国的边疆社会政治及边疆认识的演变[J]. 段金生.  社会科学战线. 2012(09)
[8]《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J]. 孙喆.  中州学刊. 2012(04)
[9]近五年来边政理论研究综述[J]. 封磊.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10]抗战的另类文化收获——试论云南呈贡魁阁精神及其成果[J]. 姜南.  保山学院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 徐振燕.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D]. 段金生.云南大学 2010
[3]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D]. 贾建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高校边政研究述论[D]. 张嘉倪.兰州大学 2012
[2]时局与边政[D]. 耿宪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边政公论》研究[D]. 刘晓光.云南大学 2011
[4]新亚细亚学会与抗战时期的边疆研究[D]. 李海健.河北大学 2010
[5]吴忠信与近代藏事[D]. 鲍丽达.中央民族大学 2009
[6]徐世昌的边政思想与治边措施[D]. 杨申扎布.内蒙古大学 2008
[7]禹贡学会与《禹贡半月刊》研究[D]. 杨军辉.西北师范大学 2008
[8]蒙藏委员会涉藏事务研究[D]. 张子新.中央民族大学 2007
[9]《新亚细亚》月刊内外蒙古研究述评[D]. 叶罗娜.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4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34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