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的变化 ——以2001-2011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9 08:58
冷战之后,美国成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正在和平发展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被关注的话题。其中,研究一国对另一国的认知与战略吸引着不少学者,本文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对2001—2011年《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进行剖析,解决一个问题: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如何变化的?此外探讨对华认知变化的原因及影响。通过《纽约时报》以及《华盛顿邮报》官方网站,搜集200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0日两报对华报道电子版,设定将样本转化为标准形式的封闭性以及开放性问题,比如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体裁、文章涉及领域、报道倾向性、对中国政府的评价等问题,以此分类进行两报的特征分析,深入研究这10年来两报对华报道的变与不变。通过分析可知,两报对华均存在客观认知、正面认知以及负面认知三种情况,其中以负面认知为主,认知存在矛盾之处。结合大环境,美国对华政策也存在矛盾之处,一方面对中国进行防范,一方面又推进与中国的合作,同时,媒体的报道又反作用于美国官方活动。正面报道促进美国对华接触战略,负面报道又给美国对华遏制战略提供了理由。中美媒体都应该从大局出发,立足长远,增进了解,给中美两国的关系...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美国对华认知”的研究
二、“通过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研究中国问题”方面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构
第四节 本文的局限及问题
第二章 2001‐2011 年《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第一节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特点
一、关于《纽约时报》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分析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一、《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基本特征
二、对华报道的变化
第三章 2001‐2011 年《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第一节 《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的特点
一、关于《华盛顿邮报》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分析
第二节 《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一、报道数量以年份为单位呈稳定增长趋势
二、报道内容以政治为主,其他方面无规律可循
三、报道倾向性上,负面为主,存在矛盾报道
第四章 从两报对华报道的变化看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的变化
第一节 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变化的内容
一、客观认知的例子
二、正面认知的例子
三、负面认知的例子
第二节 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变化的原因
一、国际大格局的变化
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的影响
三、美国遏制派与接触派的争论
四、美国思维定势
五、中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变化
第三节 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变化的影响
一、美国媒体对华正面认知的影响
二、美国媒体对华负面认知的影响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66353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美国对华认知”的研究
二、“通过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研究中国问题”方面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构
第四节 本文的局限及问题
第二章 2001‐2011 年《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第一节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特点
一、关于《纽约时报》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分析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一、《纽约时报》对华报道的基本特征
二、对华报道的变化
第三章 2001‐2011 年《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第一节 《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的特点
一、关于《华盛顿邮报》
二、研究设计
三、结果分析
第二节 《华盛顿邮报》对华报道的变化
一、报道数量以年份为单位呈稳定增长趋势
二、报道内容以政治为主,其他方面无规律可循
三、报道倾向性上,负面为主,存在矛盾报道
第四章 从两报对华报道的变化看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的变化
第一节 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变化的内容
一、客观认知的例子
二、正面认知的例子
三、负面认知的例子
第二节 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变化的原因
一、国际大格局的变化
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的影响
三、美国遏制派与接触派的争论
四、美国思维定势
五、中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变化
第三节 美国平面媒体对华认知变化的影响
一、美国媒体对华正面认知的影响
二、美国媒体对华负面认知的影响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66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6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