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背景下体育的曲线发展研究(1880-1937)
发布时间:2021-01-22 10:50
近代中国的政治诉求是为追求国家独立自强。从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开始,有识之士就开始了利用西方先进物质文化抵抗外敌的征程。虽然体育早已由传教士传入中国,但直到军国民思想兴起才引起国人关注,清朝末年即1880年军国民教育思想萌芽,体育在这时作为军国民教育实施的内容受到部分利用。本文是以这一时期体育开始受国人重视的时间为起点至1937年国术与体育之争论结束,二者走向融合为止进行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期,是因为1880年至1937年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对体育发生影响的较为典型的时期,这段时期由于列强侵略,国人利用体育救亡图存,或当作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工具。这一时期近代中国的政治运动包括军国民教育的实施、辛亥革命、国术与体育之争以及新文化运动,西洋体育在这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之下得以传入,被国人重视,作为“强国保种”的工具或革命工具被提倡。也正是这样的政治愿望,体育得以曲线而缓慢的发展。这段时期每一次威胁到中国政治统治的事件,都给体育带来了得以在中国发展的机会: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随即倡导军国民体育,大量体育项目涌入中国;维新派为求变法提倡“尚武”、“强国保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大倡...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体育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正文部分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下体育的传入(1880-1918)
1、军国民教育政策之兴起
2、军国民体育之发展
3、“军国民主义”与文学政治之牵连
4、军国民体育之影响
二、基督教青年会之体育的传播(1895-1928)
1、体育真义初现
2、近代中国体育走向世界
三、国术与西洋体育之争(1915-1937)
1、中西文化差异成为国术与体育论争之原因
2、国术之兴起
3、国术与体育从激烈论争走向融合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之体育发展(1919-1927)
1、新文化思潮下外来体育思想之兴起至转化
2、新文化运动时期女子身体解放
五、体育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影响概述
1、西洋体育在近代中国的兴起
2、西洋体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3、西洋体育的传播激励民族自强运动的发展
4、西洋体育促进中国“尚武”思潮
5、体育的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身体观念[J]. 赵方杜. 兰州学刊. 2011(06)
[2]西方体育起源之争与身体维度解析[J]. 高强. 体育学刊. 2010(12)
[3]体育强国的历史寻脉——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强国”梦的体育路径选择[J]. 田标,唐永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中国古代身体观的十个面相[J]. 张再林. 哲学动态. 2010(11)
[5]近代中国女性解放历程的嬗变特点及原因[J]. 刘芙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五四时期学校体育思想之探析[J]. 刘丽.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7]基督教青年会与中国近代体育事业[J]. 陈名实. 中国宗教. 2008(07)
[8]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体育[J]. 任春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4)
[9]重读近代中国:身体史的另类视角——评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年》[J]. 刘宗灵. 社会科学评论. 2008(01)
[10]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种伦理学视角[J]. 王天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博士论文
[1]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 陈晴.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93096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体育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正文部分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下体育的传入(1880-1918)
1、军国民教育政策之兴起
2、军国民体育之发展
3、“军国民主义”与文学政治之牵连
4、军国民体育之影响
二、基督教青年会之体育的传播(1895-1928)
1、体育真义初现
2、近代中国体育走向世界
三、国术与西洋体育之争(1915-1937)
1、中西文化差异成为国术与体育论争之原因
2、国术之兴起
3、国术与体育从激烈论争走向融合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之体育发展(1919-1927)
1、新文化思潮下外来体育思想之兴起至转化
2、新文化运动时期女子身体解放
五、体育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影响概述
1、西洋体育在近代中国的兴起
2、西洋体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3、西洋体育的传播激励民族自强运动的发展
4、西洋体育促进中国“尚武”思潮
5、体育的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身体观念[J]. 赵方杜. 兰州学刊. 2011(06)
[2]西方体育起源之争与身体维度解析[J]. 高强. 体育学刊. 2010(12)
[3]体育强国的历史寻脉——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强国”梦的体育路径选择[J]. 田标,唐永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中国古代身体观的十个面相[J]. 张再林. 哲学动态. 2010(11)
[5]近代中国女性解放历程的嬗变特点及原因[J]. 刘芙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6]五四时期学校体育思想之探析[J]. 刘丽.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7]基督教青年会与中国近代体育事业[J]. 陈名实. 中国宗教. 2008(07)
[8]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体育[J]. 任春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4)
[9]重读近代中国:身体史的另类视角——评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年》[J]. 刘宗灵. 社会科学评论. 2008(01)
[10]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种伦理学视角[J]. 王天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博士论文
[1]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 陈晴.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93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9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