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阶级与全球化——反思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不平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3 18:02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不平等研究的发展主要涵盖三个方向:一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视角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政治维度与不平等的再生产过程进行探析;二是正视不平等问题的多维性,并尝试处理这种多维性与阶级性之间的关联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三是立足于对"现代化范式"和"帝国主义霸权分析"两种进路的批判与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与剥削视角分析全球尺度上的不平等问题。反思美国社会学在该领域的探索,可以为中国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提供学术参考。
【文章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新”阶级视角下的经济不平等及其再生产
(一)对“阶级”视角的反思与修正
(二)社会生产关系的政治维度与不平等的再生产
三、重新审视不平等的多维度性及其再生产
(一)一个挑战:如何处理不平等的阶级性与日渐凸显的多维性的关系
(二)科技、阶级与不平等问题
四、全球尺度上的不平等及其再生产
(一)对“现代化范式”的批判与对“帝国主义霸权”观的发展
(二)剥削性的世界体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 李春玲. 社会学研究. 2014(02)
[2]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视角和分析范式[J]. 李路路,陈建伟,秦广强. 社会. 2012(05)
[3]权力与美国社会日益严重的不平等[J]. 迈克尔·D.耶茨,张峰. 国外理论动态. 2012(08)
[4]理解阶级:建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J]. 埃里克·奥林·赖特,陈雪琴. 国外理论动态. 2011(10)
[5]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J]. 林宗弘,吴晓刚. 社会. 2010(06)
[6]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J]. 冯仕政. 社会学研究. 2008(05)
[7]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J]. 仇立平. 社会. 2006(04)
本文编号:2995667
【文章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新”阶级视角下的经济不平等及其再生产
(一)对“阶级”视角的反思与修正
(二)社会生产关系的政治维度与不平等的再生产
三、重新审视不平等的多维度性及其再生产
(一)一个挑战:如何处理不平等的阶级性与日渐凸显的多维性的关系
(二)科技、阶级与不平等问题
四、全球尺度上的不平等及其再生产
(一)对“现代化范式”的批判与对“帝国主义霸权”观的发展
(二)剥削性的世界体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 李春玲. 社会学研究. 2014(02)
[2]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理论视角和分析范式[J]. 李路路,陈建伟,秦广强. 社会. 2012(05)
[3]权力与美国社会日益严重的不平等[J]. 迈克尔·D.耶茨,张峰. 国外理论动态. 2012(08)
[4]理解阶级:建构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J]. 埃里克·奥林·赖特,陈雪琴. 国外理论动态. 2011(10)
[5]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J]. 林宗弘,吴晓刚. 社会. 2010(06)
[6]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J]. 冯仕政. 社会学研究. 2008(05)
[7]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J]. 仇立平. 社会. 2006(04)
本文编号:2995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9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