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近代日本“一君万民”构造下选举权观念的流变及其特质

发布时间:2021-01-28 05:36
  受西方对天赋人权、自然权利批判的影响,在近代日本选举权被视作"特别之公权利",与爱君爱国、天皇统治相一致,个人私权利受到国家公共利益的限制。明治宪法受国家有机体说的影响,在"一君万民"构造下,天皇赋予民众选举权,并生发出普选的可能。同时,天皇为解除自身政治责任而标榜公正无私,进而趋于"虚化"。随着选举权的扩大,选举的公正性不断强化。1932年"五·一五事件"后,举国一致内阁开展选举肃正运动,选举获得翼赞天皇之神圣意味,但随后大政翼赞会的"违宪嫌疑"使神圣选举显露破绽。近代日本选举权与天皇统治不断融合,却使其"一君万民"构造陷入危机,从而内生出自我革命的契机,并有了向象征天皇制和国民主权开放的可能。 

【文章来源】:世界历史.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 “非天赋的公权利”:近代日本选举权产生的政治思想基础
二、 天皇赋予选举权:国家有机体与“一君万民”构造
三、 与天皇统治相融合:普选的产生及其消极性
    (一)强化政府规制,行政法色彩浓厚
    (二)愚民观下对民众的政治教育
    (三)政治伦理化:排除单纯多数的政治正当性
四、 大政翼赞:神圣选举下的内生危机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日本政治专制与民众的普选运动——《东方杂志》的近代日本观研究[J]. 陶海洋.  外国问题研究. 2018(02)
[2]从“社会”的视角思考政治——19世纪上半叶法国政治话语的重要转变[J]. 倪玉珍.  世界历史. 2017(06)
[3]浅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民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以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为例[J]. 余红俐.  理论观察. 2016(04)
[4]“大正民主运动”与日本普选[J]. 司艾华.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日本对近代西方民权思想的吸收——近代日本制宪思想的嬗变[J]. 肖传国.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S1)
[6]日本明治中期的基层选举——以埼玉县秩父郡县议会议员选举为例[J]. 刘国翰.  日本学论坛. 2008(01)
[7]浅析日本近代政治学说中的“人民参政权”思想[J]. 许晓光.  日本学刊. 2007(06)
[8]战前日本选举制度史论:1889—1942——从“人民代表法”到“法制选举”的动因分析[J]. 李海英.  历史教学. 2006(03)



本文编号:3004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04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