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利的国际法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20:01
文化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其本质倡导宽容对待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传统和创造,是宽容、多样性和多元主义政策的核心,是社会成员保持差异和多样性的权利。文化权利是人的尊严得到尊重的前提,对于实现人的基本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持国际社会和各国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本论文所研究的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问题共分为七章,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要对文化权利进行国际法保护;国际法如何保护文化权利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文化权利保护;中国应如何加强文化权利的保护。为什么要对文化权利进行国际法保护?一直以来,文化权利所面临的最尴尬的困境是其内容和性质的模糊与混乱,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对文化权利的保护。因此本论文首先对文化权利进行基本的界定。第一章在剖析文化与人权关系的基础上对文化权利的规范性内容和性质进行了基本界定。文化权利有着明确的规范性内容,是一种具有二元性质的基本人权,与其他人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第二章分析了文化权利主体的类型及具体内容。个人是文化权利的首要权利主体,少数人群体作为文化权利的权利主体具有正当性。国家是最基本的义务主体,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者作为义务主体的地位也日...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文化权利的界定
1.1 文化与人权背景下的文化权利
1.1.1 文化的含义
1.1.2 人权的文化维度与文化权利外围的其他人权
1.1.3 文化权利的规范性内容
1.2 文化权利的性质
1.2.1 文化权利的基本人权性质
1.2.2 文化权利的二元性
1.3 文化权利与其他人权
1.3.1 文化权利与其他人权的相互促进
1.3.2 文化权利应受的限制
本章小结
2 文化权利的主体
2.1 文化权利的权利主体
2.1.1 个人
2.1.2 少数人群体
2.2 文化权利的义务主体
2.2.1 国家
2.2.2 跨国公司
本章小结
3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之必要性
3.1 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必然要求
3.1.1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
3.1.2 国际法保护文化权利的重要功能
3.2 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现实需求
3.2.1 文化多样性已构成现代国际法的重要价值目标
3.2.2 文化多样性国际法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3.2.3 文化权利视角下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突破和优势
本章小结
4 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相关实践:全球层面
4.1 联合国体系对文化权利的保护及实践
4.1.1 联合国主要机构与文化权利保护
4.1.2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与文化权利保护
4.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权利的促进
4.2 非政府组织对文化权利的保护
4.2.1 非政府组织在人权领域内的作用
4.2.2 非政府组织在文化权利领域内的作用
本章小结
5 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相关实践:区域层面
5.1 欧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1.1 欧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
5.1.2 欧洲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2 美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2.1 美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
5.2.2 美洲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3 非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3.1 非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
5.3.2 非洲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本章小结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的完善
6.1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权利的影响
6.1.1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权利造成的冲击
6.1.2 经济全球化为文化权利带来的机遇
6.2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的加强
6.2.1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现有的不足
6.2.2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的完善建议
本章小结
7 中国文化权利保护机制的完善
7.1 中国文化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7.1.1 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的要求
7.1.2 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要求
7.2 中国保护文化权利的国际义务
7.2.1 相关人权条约在中国的适用
7.2.2 文化权利在中国的可诉性问题
7.3 中国加强文化权利保护的路径选择
7.3.1 尽早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7.3.2 加强文化权利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文化权利宪法规范的实施保障问题——以比较法学视域中的“文化宪法”研究为参照[J]. 石东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权利保护[J]. 杨红朝.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3]文化认同权及其法律主体研究[J]. 杨忠明,石柏林,刘焕桂. 政治与法律. 2012(04)
[4]国际人权监督的理论分析与制度审视[J]. 何志鹏,崔悦. 东方法学. 2012(01)
[5]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J]. 史蒂夫·夏诺维茨,黄志雄,居梦. 东方法学. 2012(01)
[6]《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问题研究[J]. 何海岚. 政法论坛. 2012(01)
[7]论文化权利的宪法保护[J]. 莫纪宏. 法学论坛. 2012(01)
[8]论我国城乡文化权利公平[J]. 闻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9]法律视野下少数族群的语言权利与语言公平[J]. 袁长青. 战略决策研究. 2011(04)
[10]论中国儿童的文化享有权利[J]. 郑素华.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 张慧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2]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 蔡建芳.吉林大学 2010
[3]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D]. 赵宴群.复旦大学 2007
[4]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 田艳.中央民族大学 2007
[5]论全球化对人权的影响[D]. 钱继磊.吉林大学 2007
[6]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 何志鹏.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文化权利研究[D]. 陈坤.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9501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文化权利的界定
1.1 文化与人权背景下的文化权利
1.1.1 文化的含义
1.1.2 人权的文化维度与文化权利外围的其他人权
1.1.3 文化权利的规范性内容
1.2 文化权利的性质
1.2.1 文化权利的基本人权性质
1.2.2 文化权利的二元性
1.3 文化权利与其他人权
1.3.1 文化权利与其他人权的相互促进
1.3.2 文化权利应受的限制
本章小结
2 文化权利的主体
2.1 文化权利的权利主体
2.1.1 个人
2.1.2 少数人群体
2.2 文化权利的义务主体
2.2.1 国家
2.2.2 跨国公司
本章小结
3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之必要性
3.1 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必然要求
3.1.1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
3.1.2 国际法保护文化权利的重要功能
3.2 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现实需求
3.2.1 文化多样性已构成现代国际法的重要价值目标
3.2.2 文化多样性国际法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3.2.3 文化权利视角下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突破和优势
本章小结
4 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相关实践:全球层面
4.1 联合国体系对文化权利的保护及实践
4.1.1 联合国主要机构与文化权利保护
4.1.2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与文化权利保护
4.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权利的促进
4.2 非政府组织对文化权利的保护
4.2.1 非政府组织在人权领域内的作用
4.2.2 非政府组织在文化权利领域内的作用
本章小结
5 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相关实践:区域层面
5.1 欧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1.1 欧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
5.1.2 欧洲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2 美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2.1 美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
5.2.2 美洲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3 非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5.3.1 非洲人权保护体系中的文化权利
5.3.2 非洲文化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实践
本章小结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的完善
6.1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权利的影响
6.1.1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权利造成的冲击
6.1.2 经济全球化为文化权利带来的机遇
6.2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的加强
6.2.1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现有的不足
6.2.2 文化权利国际法保护的完善建议
本章小结
7 中国文化权利保护机制的完善
7.1 中国文化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7.1.1 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的要求
7.1.2 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要求
7.2 中国保护文化权利的国际义务
7.2.1 相关人权条约在中国的适用
7.2.2 文化权利在中国的可诉性问题
7.3 中国加强文化权利保护的路径选择
7.3.1 尽早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7.3.2 加强文化权利保护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文化权利宪法规范的实施保障问题——以比较法学视域中的“文化宪法”研究为参照[J]. 石东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权利保护[J]. 杨红朝.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3]文化认同权及其法律主体研究[J]. 杨忠明,石柏林,刘焕桂. 政治与法律. 2012(04)
[4]国际人权监督的理论分析与制度审视[J]. 何志鹏,崔悦. 东方法学. 2012(01)
[5]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J]. 史蒂夫·夏诺维茨,黄志雄,居梦. 东方法学. 2012(01)
[6]《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问题研究[J]. 何海岚. 政法论坛. 2012(01)
[7]论文化权利的宪法保护[J]. 莫纪宏. 法学论坛. 2012(01)
[8]论我国城乡文化权利公平[J]. 闻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9]法律视野下少数族群的语言权利与语言公平[J]. 袁长青. 战略决策研究. 2011(04)
[10]论中国儿童的文化享有权利[J]. 郑素华.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 张慧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2]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 蔡建芳.吉林大学 2010
[3]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D]. 赵宴群.复旦大学 2007
[4]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 田艳.中央民族大学 2007
[5]论全球化对人权的影响[D]. 钱继磊.吉林大学 2007
[6]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 何志鹏.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文化权利研究[D]. 陈坤.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9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0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