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全球化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22:50
  全球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而且是人的主观意志发挥影响的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在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或理论维度方面所进行的争论而起到的引领效果。这些意识形态或理论是人们对全球化形成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而最为本质的是对全球化好与坏、是与非的判断。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人们对全球化必然会形成差异性的判断和界定。在没有形成“全球化”这一普遍词汇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们就已经站在世界的高度关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联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出发,提出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世界历史开始形成这一基本理论。列宁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所进行的判断的基础上,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历史条件的新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为核心的宗主国同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附属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尖锐对立的世界体系。毛泽东针对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势、两个阵营的变化状况,提出了“三个世界”的重要主张,做出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的判断。20世纪70年代“全球化”这一词汇明确提出前后至今,对全球化这一现象作出的评价判断链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西...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注释
第二章 全球化基本理论概述
    一、全球化的由来与发展
        (一)全球化的由来
        (二)全球化的发展
    二、全球化的概念
        (一)全球化概念的争论
        (二)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三、全球化的各相关面
        (一)全球化经济技术的动力层面
        (二)全球化背景下治理关系变化的适应层面
        (三)全球化是好是坏、如何好如何坏的价值引领层面
    四、全球化理论的分类
        (一)全球化理论分类的依据
        (二)全球化理论的分类
    注释
第三章 全球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述要
        (一)世界历史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产生
        (二)世界历史创造了人类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基础
        (三)世界历史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本位的发展
    二、列宁的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一)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由宗主国与附属国共同构成
        (二)帝国主义世界体系因战争与革命而受到冲击
        (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长期共处
    三、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是对世界体系理论的新发展
        (一)两极格局下世界主要矛盾聚焦美苏争霸阴霾
        (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可分化出间接同盟军
        (三)新兴民族民主国家是新时代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全球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动因使其利弊共存
        (三)全球化中社会主义要乘势谋发展
        (四)全球化前景需革新力量努力奋斗来实现
    注释
第四章 西方主流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不可逆转,终将使所有人获益
        (一)全球化是客观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二)全球化终将惠及所有的人
    二、全球化是国家主权的弱化
        (一)无权威治理是国际社会的“永恒性主题”
        (二)全球化就是去国家化、去疆域化
    三、全球化是自由市场的全球扩展
        (一)自由市场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二)自由市场终将导致全球一体化
    四、全球化是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普世化
        (一)全球化就是全球价值观的同质化
        (二)全球化是西方价值观的胜利宣言
    注释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是可逆转的人类历史进程
        (一)当代全球化程度并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二)人类历史经历过全球化的逆转
        (三)当代全球化是一个被编造的“神话”
    二、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全球膨胀
        (一)现代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平等状态
    三、全球化是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资本主义全球化使其固有危机扩散至全球
        (二)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寻找出路所导致的新的危机
        (三)全球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造成的恶果
    四、西方意识形态领导权在全球化中走向世界舞台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从一国走向全球
        (二)全球化是其主导力量对全球领导权的实现过程
        (三)当代世界秩序是全球化领导权的作用结果
    五、全球化将导致新的资本统治形式的产生
        (一)资本的统治将由“帝国主义”发展为“帝国”
        (二)替代全球资本主义统治的必将是全球社会主义
    注释
第六章 代表第三世界弱势立场的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加强边缘国家对中心国家的依附
        (一)资本主义全球化塑造了边缘地区
        (二)边缘地区对中心国家形成了依附性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全球化造就了全球不平等
        (一)全球化导致国际社会结构不平等
        (二)全球化导致国际社会交易的不平等
    三、全球化是西方国家对边缘地区的文化侵袭过程
        (一)全球化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想象
        (二)文化入侵是西方全球化扩张的支撑
    四、全球化造成民族国家主权危机
        (一)发展中国家主权名实不符
        (二)跨国公司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主权
    五、“替代主义”全球化是可能的
        (一)全球化的发展道路不止一条
        (二)以“替代主义”全球化构建一个平等的世界
    注释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客观趋势提供了实现发展的机遇
        (一)借助全球化趋势提供的机遇实现发展
        (二)中国参与全球化亦为世界提供了机遇
    二、全球化应实现合作共赢的包容性发展
        (一)全球化应该是和衷共济合作共赢
        (二)全球化应该展现包容联动地发展
        (三)全球化应该实现平等开放地发展
        (四)全球化要造就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全球化需要共同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一)全球化发展面临全球治理困境
        (二)导正全球化需要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变革
    注释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全球化理论评析
    一、全球化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一统
        (一)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客观必然要求
        (二)当今全球化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导
        (三)全球化中社会主义中国能抓住机遇大有作为
    二、全球化并未形成全球新的统治形式
        (一)全球化突破国界产生全球性的作用效果
        (二)当今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优势
        (三)变革全球治理机制才能破解全球性难题
        (四)中国在全球化中顺势而上发展社会主义
    三、全球化未曾远离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是全球化发展不容忽视的内容
        (二)西方普世价值推广具有其全球战略意图
        (三)第三世界国家必须争取全球化的话语权
    四、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主体意志从未消除
        (一)全球化并非国家主权消解而是有限让渡
        (二)全球化呈现文化交融多样而非文化同质
        (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架构全球化美好未来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全球化背后的意识形态安全刍议[J]. 袁三标,杜奋根.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3)
[2]重视意识形态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战略价值[J]. 刘长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2)
[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J]. 张传泉.  理论月刊. 2015(05)
[4]全球化的意识形态之维[J]. 贾英健.  黄海学术论坛. 2014(01)
[5]拉美依附理论的当代发展——兼论中国经济是否正在拉美化[J]. 黎贵才,王碧英.  当代经济研究. 2014(01)
[6]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J]. 蔡拓.  国际观察. 2014(01)
[7]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批判的逻辑演进及当代意义[J]. 马新颖.  科学社会主义. 2013(06)
[8]全球性:一个划时代的研究议题[J]. 蔡拓.  天津社会科学. 2013(06)
[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述略[J]. 高鑫.  社会主义研究. 2013(05)
[10]国内外学者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关系的四种误解[J]. 刘近.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D]. 凌取智.苏州大学 2014
[2]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 韩健鹏.吉林大学 2012
[3]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 刘娜.首都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信息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路径与中国意识形态安全[D]. 王洛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2]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D]. 姜稷维.河南大学 2009
[3]非正式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D]. 林彬.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8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38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