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新中国”概念的话语建构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1-02-18 05:21
  “新中国”这一话语概念,是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历史注脚,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国理论和相关实践的集中体现及历史演绎。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重要构建者,他为“新中国”概念的逻辑建构、话语表述和实践运用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历史贡献。尤其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根据国内革命的进展情况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毛泽东在1935年至1948年这十三年期间,通过建构和运用“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和“联合政府”概念,科学地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建国思想,并将之付诸于革命实践之中。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概念史研究法等研究方式,分析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关于“新中国”概念的内涵逻辑,梳理了毛泽东话语体系中“新中国”概念的历史演绎过程,探索了毛泽东通过对“新中国”概念的运用而表述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新中国”概念的建构和运用,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国理论,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革命实践,激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1.2.1 研究现状
        1.2.2 文献述评
    1.3 学术旨趣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4 预期创新点
第二章 历史迁衍:中共成立前后的“新中国”概念演变
    2.1 1921年之前的“新中国”概念建构
    2.2 遵循中共建国纲领的概念建构
    2.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概念建构和建国实践
        2.3.1 相关实践和法令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2.3.2 毛泽东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概念的内涵阐释
第三章 概念重构: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三民主义共和国
    3.1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概念建构
        3.1.1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概念的诞生
        3.1.2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概念区别
    3.2 毛泽东对“三民主义共和国”概念的建构和运用
        3.2.1 “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概念迁衍
        3.2.2 “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概念意指
        3.2.3 “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概念运用
第四章 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概念的话语建构和运用
    4.1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概念的辩证话语
        4.1.1 “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分
        4.1.2 “真”“假”民主主义的辩证
    4.2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概念的话语表述
        4.2.1 关于政治的话语表述
        4.2.2 关于经济的话语表述
        4.2.3 关于文化的话语表述
    4.3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概念的行动维度
        4.3.1 关于建国步骤的战略构想
        4.3.2 关于建国方式的战略设计
        4.3.3 关于政权建设的实践表达
第五章 走向胜利:联合政府概念的政治逻辑与实践
    5.1 “联合政府”概念的历史演进
    5.2 “联合政府”概念的逻辑内涵
        5.2.1 关于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的表述
        5.2.2 联合政府的具体内涵
    5.3 “联合政府”概念的实践运用
        5.3.1 联合政府的政治诉求
        5.3.2 毛泽东离开延安后对“联合政府”概念的实践
第六章 “新中国”概念建构和运用的历史意义
    6.1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国理论
    6.2 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革命实践
    6.3 激励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建构与历史演变[J]. 胡国胜.  党的文献. 2017(01)
[2]论毛泽东语言艺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启示[J]. 李桂荣.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2)
[3]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J]. 赵士发.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06)
[4]毛泽东是怎样讲好“延安故事”的[J]. 李雨檬.  党的文献. 2016(04)
[5]“民主革命”界说:一项基于近代中国情境的概念史考察[J]. 曹龙虎.  中共党史研究. 2016(06)
[6]论毛泽东革命语言范式及其当代影响[J]. 李君亮,栾忠恒,吴朝阳.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03)
[7]革命语境中“群众”内涵的演变——基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文献的文本分析[J]. 庄蕾,王建华.  党的文献. 2016(02)
[8]从国民性话语到人民话语——关于毛泽东人民话语建构的一项考察[J]. 周建伟.  现代哲学. 2016(02)
[9]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话语的建构[J]. 蒋积伟.  党的文献. 2015(04)
[10]中国共产党“革命”概念辨析——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观为视角[J]. 杨少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5(03)

博士论文
[1]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D]. 周伟东.中共中央党校 2016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 毕彩云.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建国构想专题研究[D]. 臧继良.杭州师范大学 2012
[2]毛泽东联合政府思想研究[D]. 刘华超.山东大学 2012
[3]解放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建国问题论析[D]. 闫秀宁.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39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39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