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18:35
东南亚地处要地,连接着东亚和东南亚海运市场,是影响当今世界上经济格局的关键一环,各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在国际战略中愈发重要。而中国与东南亚依山傍水,在一定程度上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外围防线,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与此同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摩擦和矛盾也不断增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经济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由此可见,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构建国家软实力、维护区域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硬实力与日俱增的同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在东南亚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是通过硬实力的恐吓、威慑达到,而是中国在东南亚培育和发展国家软实力产生的自然结果。近些年来,中国通过发展模式、国家形象、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与合作、人道主义援助、国际纠纷的解决、积极构建国际社会新秩序等途径构建和发展了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显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东南亚地区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既有自己的优势,也会遇到各种局限,正确认识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构建国家软实力的优势和局限,有利于...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中国研究现状
第二章 软实力理论概述
第一节 软实力概念
一、软实力概念的发展
二、对软实力概念的不同诠释
第二节 软实力的类型与发展途径
一、软实力的类型
二、软实力的发展途径
第三节 软实力的功能
一、引领功能
二、凝聚功能
三、宣传功能
四、交流功能
第三章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动因
第一节 中国发展软实力的动因
一、建立良好国际形象
二、获取国家利益
第二节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动因
一、政治安全利益
二、经济利益
三、文化利益
第四章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途径
第一节 政治软实力的发展途径
一、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
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途径
一、文化传播
二、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外交软实力的外交途径
一、人道主义援助
二、参与解决国际纷争
三、构建新秩序
第五章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提升
一、政治软实力的提升
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外交软实力的提升
第二节 中美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比较
一、政治软实力比较
二、文化软实力比较
三、外交软实力比较
第六章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优势和局限
第一节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优势
一、中国硬实力的增长
二、中国模式的成功
三、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
四、中国务实灵活的周边外交
五、丰富的华人华侨资源
第二节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局限
一、政治与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二、现代文化影响不足
三、外交上的局限
第三节 未来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中国模式
二、加强在区域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三、创建国际核心价值体系
四、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化水平
五、注重与国际大国协调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活动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在南亚的软实力外交:神话还是现实?》[J]. B·M·杰恩. 对外传播. 2017(09)
[2]国家软实力的定量评估[J]. 王雪婷,韩霞,马建强. 统计与决策. 2015(13)
[3]“中国软实力威胁论”的缺陷——以东南亚为例[J]. 顾国平. 东南亚研究. 2013(04)
[4]软实力的三种评估框架及其方法[J]. 钟新,黄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3)
[5]两广地区东南亚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J]. 陈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11)
[6]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十个问题——基于中美文化软实力比较的视角[J]. 江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7]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及其影响[J]. 周厚虎. 攀登. 2012(02)
[8]近年来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述评[J]. 吴波.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5)
[9]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建设[J]. 安秀伟. 理论学刊. 2011(03)
[10]国内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及未来展望[J]. 朱孔来,马宗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硕士论文
[1]影视文化产业与国家形象构建[D]. 卢火青.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中国在东盟的软实力建设[D]. 阮氏青海(NGUYEN THI THANH HAI).云南大学 2012
[3]奥巴马政府多边外交政策评析[D]. 王发龙.山东师范大学 2011
[4]论东南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D]. 康甫.中共中央党校 2011
[5]中国软力量的现状与塑造[D]. 陈义政.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 汤希.湘潭大学 2010
[7]中国和平发展中的软实力建设[D]. 李合先.山东师范大学 2009
[8]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模式[D]. 刘伟民.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39932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中国研究现状
第二章 软实力理论概述
第一节 软实力概念
一、软实力概念的发展
二、对软实力概念的不同诠释
第二节 软实力的类型与发展途径
一、软实力的类型
二、软实力的发展途径
第三节 软实力的功能
一、引领功能
二、凝聚功能
三、宣传功能
四、交流功能
第三章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动因
第一节 中国发展软实力的动因
一、建立良好国际形象
二、获取国家利益
第二节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动因
一、政治安全利益
二、经济利益
三、文化利益
第四章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途径
第一节 政治软实力的发展途径
一、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
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途径
一、文化传播
二、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外交软实力的外交途径
一、人道主义援助
二、参与解决国际纷争
三、构建新秩序
第五章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提升
一、政治软实力的提升
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外交软实力的提升
第二节 中美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比较
一、政治软实力比较
二、文化软实力比较
三、外交软实力比较
第六章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优势和局限
第一节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优势
一、中国硬实力的增长
二、中国模式的成功
三、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
四、中国务实灵活的周边外交
五、丰富的华人华侨资源
第二节 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局限
一、政治与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二、现代文化影响不足
三、外交上的局限
第三节 未来中国在东南亚发展软实力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中国模式
二、加强在区域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三、创建国际核心价值体系
四、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化水平
五、注重与国际大国协调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活动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在南亚的软实力外交:神话还是现实?》[J]. B·M·杰恩. 对外传播. 2017(09)
[2]国家软实力的定量评估[J]. 王雪婷,韩霞,马建强. 统计与决策. 2015(13)
[3]“中国软实力威胁论”的缺陷——以东南亚为例[J]. 顾国平. 东南亚研究. 2013(04)
[4]软实力的三种评估框架及其方法[J]. 钟新,黄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3)
[5]两广地区东南亚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J]. 陈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11)
[6]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十个问题——基于中美文化软实力比较的视角[J]. 江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7]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及其影响[J]. 周厚虎. 攀登. 2012(02)
[8]近年来国内外中国模式研究述评[J]. 吴波.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5)
[9]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建设[J]. 安秀伟. 理论学刊. 2011(03)
[10]国内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及未来展望[J]. 朱孔来,马宗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硕士论文
[1]影视文化产业与国家形象构建[D]. 卢火青.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中国在东盟的软实力建设[D]. 阮氏青海(NGUYEN THI THANH HAI).云南大学 2012
[3]奥巴马政府多边外交政策评析[D]. 王发龙.山东师范大学 2011
[4]论东南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D]. 康甫.中共中央党校 2011
[5]中国软力量的现状与塑造[D]. 陈义政.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 汤希.湘潭大学 2010
[7]中国和平发展中的软实力建设[D]. 李合先.山东师范大学 2009
[8]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模式[D]. 刘伟民.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39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3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