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2 16: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立启动,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当前世界人口包含最多的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缔结的最大的自贸区。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的世界第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组织。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区域一体化是构建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是亚洲地区最新建立和启动的区域一体化合作组织。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发展背景相似,二战后,双边国家力图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与影响,都在积极寻找增强本国经济政治实力的方法。最佳方式就是以相互合作和对外联合来加强自身能力和适应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边发展中国家的不二选择。其含义为地理位置相邻国家,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经济共同发展为目的,整合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及其影响作了阐述。第一部分通过详细叙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由来,着重阐述其包含的内容和实质内涵分析建立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然后将整个贸易区的建立分成酝酿阶段、试运行阶段...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
(五) 不足之处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因素及历史必然性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由来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涵
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二)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进程
1. 酝酿准备阶段
2. 试运行阶段
3. 实质性进行阶段
4. 正式启动阶段
(三)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因分析
1. 全球化发展及建立国际安全的要求
2. 地缘政治的需要
3. 金融危机的促使
二.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内部关系的影响
(一) 对自贸区经济、政治的积极作用
1. 有利于自贸区经济的增长
2. 有利于巩固自贸区政治安全利益
(二) 对自贸区经济、政治的不利影响
1. 增加贸易摩擦和矛盾系数
2. 一定范围内引发主导权的争夺
3. 弱势产业面临淘汰命运
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一) 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1. 影响亚洲地区(10+3)经济关系的变化
2. 北美、欧洲、东亚贸易区的联合与制衡
3. 有助于世界经济多极快速的发展
(二)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1. 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 有利于推动多极格局相互制衡
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展望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 “南海问题”的纷争
2. 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3.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经贸结构的同质化
4. 东盟内部缺少核心的经济力量和协调机制
5. 美、日对自由贸易区的干预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1. 贸易合理化增大
2. 投资力度的增长
3. 合作领域拓宽
(三)东盟峰会对中国—东盟贸易区未来发展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J]. 张晶. 商场现代化. 2011(13)
[2]投资便利化[J]. 当代广西. 2009(21)
[3]中国-东盟的时代之遇[J]. 翟崑. 今日南国. 2007(04)
[4]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在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中的重大意义[J]. 王晓梅. 当代世界. 2006(12)
[5]试析东南亚地区的“中国威胁论”[J]. 翟崑. 亚非纵横. 2006(05)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问题[J]. 陆建人. 亚太经济. 2006(03)
[7]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分析[J]. 江虹. 国际贸易问题. 2005(04)
[8]中国东盟贸易2004~2005年分析与预测[J]. 李红. 东南亚纵横. 2005(03)
[9]让合作主导东亚地区政治[J]. 庞中英. 瞭望新闻周刊. 2004(32)
[10]21世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展望[J]. 李俊江. 东北亚论坛. 1996(02)
博士论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 霍伟东.西南财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障碍及中国的对策选择[D]. 蓝冠群.青岛大学 2008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研究[D]. 潘赛梅.湖南大学 2007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问题研究[D]. 王雪.大连海事大学 2006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 胡学伟.重庆大学 2005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 松宽.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4314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
(五) 不足之处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因素及历史必然性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由来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涵
2.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二)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进程
1. 酝酿准备阶段
2. 试运行阶段
3. 实质性进行阶段
4. 正式启动阶段
(三)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因分析
1. 全球化发展及建立国际安全的要求
2. 地缘政治的需要
3. 金融危机的促使
二.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内部关系的影响
(一) 对自贸区经济、政治的积极作用
1. 有利于自贸区经济的增长
2. 有利于巩固自贸区政治安全利益
(二) 对自贸区经济、政治的不利影响
1. 增加贸易摩擦和矛盾系数
2. 一定范围内引发主导权的争夺
3. 弱势产业面临淘汰命运
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一) 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1. 影响亚洲地区(10+3)经济关系的变化
2. 北美、欧洲、东亚贸易区的联合与制衡
3. 有助于世界经济多极快速的发展
(二)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1. 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 有利于推动多极格局相互制衡
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展望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 “南海问题”的纷争
2. 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3.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经贸结构的同质化
4. 东盟内部缺少核心的经济力量和协调机制
5. 美、日对自由贸易区的干预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1. 贸易合理化增大
2. 投资力度的增长
3. 合作领域拓宽
(三)东盟峰会对中国—东盟贸易区未来发展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J]. 张晶. 商场现代化. 2011(13)
[2]投资便利化[J]. 当代广西. 2009(21)
[3]中国-东盟的时代之遇[J]. 翟崑. 今日南国. 2007(04)
[4]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在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中的重大意义[J]. 王晓梅. 当代世界. 2006(12)
[5]试析东南亚地区的“中国威胁论”[J]. 翟崑. 亚非纵横. 2006(05)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问题[J]. 陆建人. 亚太经济. 2006(03)
[7]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分析[J]. 江虹. 国际贸易问题. 2005(04)
[8]中国东盟贸易2004~2005年分析与预测[J]. 李红. 东南亚纵横. 2005(03)
[9]让合作主导东亚地区政治[J]. 庞中英. 瞭望新闻周刊. 2004(32)
[10]21世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展望[J]. 李俊江. 东北亚论坛. 1996(02)
博士论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 霍伟东.西南财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障碍及中国的对策选择[D]. 蓝冠群.青岛大学 2008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研究[D]. 潘赛梅.湖南大学 2007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问题研究[D]. 王雪.大连海事大学 2006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 胡学伟.重庆大学 2005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 松宽.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43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43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