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2:5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并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共同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现代化强调多元共治、和谐善治、依法治理的理念,这既体现了国家对回归社会这一客观规律的适应,又是还权于民的直接表现,在指导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会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单元,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势必会成为国家实现治理现代化目标道路上的重要切入点和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农村基层治理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具体形式,应该成为治理研究的焦点。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不仅是完成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更是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时代呼吁,目前已有诸多关于村民自治的研究,主要从乡村关系、新农村建设、基层政府职能等视角探讨,鲜有学者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专门论述。基于上述背景和研究需求,本文将以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视角,以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路径为目标,以深化村民自治的民主实践,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为意义导向,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和探索了村民自治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治理现代化与村民自治的内生关联
2.1 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解析
2.1.1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
2.1.2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2.2 治理现代化与村民自治建设的关系解析
2.2.1 村民自治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2.2 治理现代化推进村民自治的完善发展
2.3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的价值追求
2.3.1 实现多元公平的合作型自治
2.3.2 实现权力均衡的和谐型善治
2.3.3 实现村民主导的内生型自治
第三章 基于个案研究的村民自治困境分析
3.1 本次调查研究概况
3.1.1 调查研究内容设计
3.1.2 调查地区基本概况
3.2 桥山镇村民自治运行情况
3.2.1 镇政府引导自治情况
3.2.2 村委会履行职责情况
3.2.3 村民实施自治权利情况
3.3 桥山镇村民自治实践存在的问题
3.3.1 权力关系有失均衡
3.3.2 民主实践趋于敷衍
3.3.3 村民参与动力不足
3.3.4 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第四章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的路径优化
4.1 明确村民自治的组织关系
4.1.1 明确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指导协助关系
4.1.2 理顺“两委”的领导与执行关系
4.2 健全民主实践参与机制
4.2.1 强化民主选举,提高选举质量
4.2.2 完善民主决策,充分体现民意
4.2.3 创新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4.2.4 加强民主监督,规范权力行为
4.3 激发自治参与的内生动力
4.3.1 培养村民参与自治的民主意识
4.3.2 提高村民参与自治的水平和能力
4.3.3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自治参与热情
4.4 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设计
4.4.1 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法
4.4.2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规范
4.4.3 完善自治权利救济渠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找回村社共同体:“双过半”困局与村委会选举制度再设计[J]. 仝志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5)
[2]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基于黑龙江A镇样本的研究[J]. 叶静怡,韩佳伟. 学习与探索. 2017(09)
[3]制约与监督协同视角下的村级权力自控机制研究[J]. 李庆召,马华.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3)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困境与思考[J]. 方明.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6)
[5]协商民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路径转换与机制重塑[J]. 任路.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05)
[6]村民自治制度的三重困境[J]. 吴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共建共享:十八大以来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J]. 陈荣卓,刘亚楠. 社会主义研究. 2016(04)
[8]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农民政治参与路径探析[J]. 刘欢.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9]群众参与: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主体基础[J]. 李松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10]选举质量和村干部监督制度对村民自治效果的影响[J]. 付明卫,叶静怡.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建国后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鲲鹏.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 董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4164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治理现代化与村民自治的内生关联
2.1 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解析
2.1.1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
2.1.2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2.2 治理现代化与村民自治建设的关系解析
2.2.1 村民自治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2.2 治理现代化推进村民自治的完善发展
2.3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的价值追求
2.3.1 实现多元公平的合作型自治
2.3.2 实现权力均衡的和谐型善治
2.3.3 实现村民主导的内生型自治
第三章 基于个案研究的村民自治困境分析
3.1 本次调查研究概况
3.1.1 调查研究内容设计
3.1.2 调查地区基本概况
3.2 桥山镇村民自治运行情况
3.2.1 镇政府引导自治情况
3.2.2 村委会履行职责情况
3.2.3 村民实施自治权利情况
3.3 桥山镇村民自治实践存在的问题
3.3.1 权力关系有失均衡
3.3.2 民主实践趋于敷衍
3.3.3 村民参与动力不足
3.3.4 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第四章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民自治的路径优化
4.1 明确村民自治的组织关系
4.1.1 明确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指导协助关系
4.1.2 理顺“两委”的领导与执行关系
4.2 健全民主实践参与机制
4.2.1 强化民主选举,提高选举质量
4.2.2 完善民主决策,充分体现民意
4.2.3 创新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4.2.4 加强民主监督,规范权力行为
4.3 激发自治参与的内生动力
4.3.1 培养村民参与自治的民主意识
4.3.2 提高村民参与自治的水平和能力
4.3.3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自治参与热情
4.4 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设计
4.4.1 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法
4.4.2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规范
4.4.3 完善自治权利救济渠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找回村社共同体:“双过半”困局与村委会选举制度再设计[J]. 仝志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5)
[2]村民自治的现状与问题——基于黑龙江A镇样本的研究[J]. 叶静怡,韩佳伟. 学习与探索. 2017(09)
[3]制约与监督协同视角下的村级权力自控机制研究[J]. 李庆召,马华.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3)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困境与思考[J]. 方明.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6)
[5]协商民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路径转换与机制重塑[J]. 任路.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05)
[6]村民自治制度的三重困境[J]. 吴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7]共建共享:十八大以来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J]. 陈荣卓,刘亚楠. 社会主义研究. 2016(04)
[8]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农民政治参与路径探析[J]. 刘欢.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9]群众参与: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主体基础[J]. 李松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10]选举质量和村干部监督制度对村民自治效果的影响[J]. 付明卫,叶静怡.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建国后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鲲鹏.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 董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4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9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