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话语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探析——以《纽约时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5 16:35
  国家形象建设是当前中国"文化自信"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近几年国际政治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探讨国家形象研究的可行路径。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两个假设:国家身份是理解国家形象的核心概念;话语是国家身份形成与变化的关键变量。通过建构主义的施动者—结构模型,国家形象可定义为一个关系型概念,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与他国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体现施动者(国家)间的相互身份关系。通过话语的载体功能、情境释义以及修复功能,国家身份得以形成与变化。进而,作者探索通过话语建构国家身份,进一步建构国家形象的研究思路。相关案例以国家身份为切入点,运用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方法,借助Wordsmith软件,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纽约时报》中的涉华话语从主题词、词簇以及索引行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探讨美国主流媒体话语所体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用于验证以上两个假设。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7 页

【部分图文】:

话语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探析——以《纽约时报》为例


2008-2019年《纽约时报》有关“中国”的话语分布数量

话语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探析——以《纽约时报》为例


“中国是(China is)”的部分检索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3—14世纪“丝绸之路”的拓通与“中国形象”的世界认知[J]. 邱江宁.  江苏社会科学. 2019(04)
[2]“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梦的多维建构与全球想象——以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为视角[J]. 沈悦,孙宝国.  云南社会科学. 2019(02)
[3]非英语国家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J]. 顾洁,赵晨.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2)
[4]越南媒体“中越双边关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呈现[J]. 王男.  东南传播. 2018(09)
[5]国家形象理论研究述评[J]. 季乃礼.  政治学研究. 2016(01)
[6]文化外交与国家国际形象:一种文化维度的建构[J]. 胡文涛,招春袖.  国际新闻界. 2013(08)
[7]“国家形象”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其政治学转向[J]. 王海洲.  政治学研究. 2013 (03)
[8]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述评[J]. 吴飞,陈艳.  当代传播. 2013(01)
[9]美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中国形象”塑造——探析《时代》周刊(1949~2008年)的中国报道[J]. 陈勇,张昆.  当代亚太. 2012(03)
[10]自媒体时代的中国对外传播策略[J]. 相德宝.  当代传播. 2011(06)



本文编号:3324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324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