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调整及其动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7 19:48
21世纪以来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动,两强并立趋势渐趋明朗,尤其是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日本,跃居第二位之后,中日两国进入了战略磨合期,如何塑造与中国的关系成为日本外交政策中至关重要的课题。日本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首相在对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进一步对两国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当今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两次执政的经历,及前后对华大相径庭的外交政策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第一次执政时期,安倍晋三积极改善对华外交,主张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然而时隔五年,安倍再次出任首相后一改之前的“战略互惠”立场,不断展现强硬的对华姿态。由此可以看出,安倍两次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因素迫使他在第一次执政时期对华偏温和友好?又是什么动因促使其第二次执政时将矛头对准了中国?这些问题对于指导中国今后如何正确看待安倍对华政策、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视角下进行研究,该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顺应新时代兴起的、且历经二十多年渐趋成熟的理论。新古典现实主义架构以体系层次和国内层次为分析视角,实现了双层次的跨越。本文...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2章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分析框架
2.1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假设
2.2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分析层次
2.3 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变量因素
2.3.1 体系因素:格局变动带来压力与机遇
2.3.2 认知干预:领导人意象和国家—社会关系干预认知
2.3.3 制度干预:国内政治制度干预决策制定
第3章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调整及特征
3.1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调整
3.1.1 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7年9月)第一次安倍执政时期实行对华战略互惠政策
3.1.2 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018年)第二次安倍执政前期转向对华强硬政策
3.1.3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第二次安倍执政后期对华政策的新转向
3.2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特征
3.2.1 对华两面性
3.2.2 对美依赖性
3.2.3 政策务实性
第4章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调整的动因分析
4.1 体系因素:亚太格局变动下的压力与机遇
4.1.1 东亚地区力量结构的变化
4.1.2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提供的助力
4.1.3 东盟实行“大国平衡”战略的机遇
4.2 认知干预:领导人意象和国家—社会关系干预认知
4.2.1 领导人意象影响对局势的感知
4.2.2 国家—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干预对政局的认知
4.3 制度干预:日本国内政治制度干预决策制定
4.3.1 日本政党制度的掣肘
4.3.2 日本事前审查制和官邸主导的干预
4.3.3 日本议会制度的影响
第5章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
5.1 安倍对华政策调整对日本国内的影响
5.1.1 日本政局右倾保守化由缓和到加剧
5.1.2 日本民族主义由沉寂到活跃
5.2 安倍对华政策调整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5.2.1 中日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由友好期进入低谷期
5.2.2 中日经济合作由蓬勃发展到前行受阻
5.2.3 中日两国由互信到互疑撼动了友好根基
5.3 安倍对华政策调整对东亚安全和地区合作的影响
5.3.1 东亚地区安全形势由缓和渐趋紧张
5.3.2 东亚一体化的进程由稳步前行到受阻延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J]. 熊达云. 东北亚学刊. 2018(06)
[2]安倍保守主义思想的倾向、地位、构建及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力[J]. 刘迪. 东北亚学刊. 2018(06)
[3]应对中日关系的新形势与老问题——实现中日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思考[J]. 樊小菊. 现代国际关系. 2018(10)
[4]安倍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及其限度[J]. 吕耀东. 现代国际关系. 2018(10)
[5]安倍东亚外交重构的动因与挑战探析[J]. 刘玉丽,沈海涛. 和平与发展. 2018(05)
[6]安倍对华政策两面性的新表现[J]. 张晓磊. 东北亚学刊. 2018(05)
[7]“对冲”与“楔子”:美国“印太”战略的内生逻辑——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视角[J]. 王鹏. 当代亚太. 2018(03)
[8]美日同盟与中日关系[J]. 袁征. 和平与发展. 2018(03)
[9]亚太大变局中日本的战略选择和中日关系走向[J]. 项昊宇. 和平与发展. 2018(03)
[10]新全球化下的中日关系新起航[J]. 刘军红. 和平与发展. 2018(03)
博士论文
[1]日本政党体制的结构转换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 姜红.吉林大学 2015
[2]人性、历史与冲突[D]. 杨吉平.南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与趋势[D]. 王恩泰.吉林大学 2017
[2]战后日本的东南亚赔偿外交研究[D]. 李垣萤.山东大学 2017
[3]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探析[D]. 刘佳茵.吉林大学 2016
[4]新时期日本东亚战略下的对华政策[D]. 刘磊.外交学院 2014
[5]日本21世纪以来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影响研究[D]. 颜欣.湖北大学 2013
[6]东盟大国平衡战略视角下中国的东南亚政策[D]. 栾英.辽宁大学 2012
[7]安倍政权以来日本“价值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D]. 苏建福.国际关系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410519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2章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分析框架
2.1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假设
2.2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分析层次
2.3 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变量因素
2.3.1 体系因素:格局变动带来压力与机遇
2.3.2 认知干预:领导人意象和国家—社会关系干预认知
2.3.3 制度干预:国内政治制度干预决策制定
第3章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调整及特征
3.1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调整
3.1.1 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7年9月)第一次安倍执政时期实行对华战略互惠政策
3.1.2 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018年)第二次安倍执政前期转向对华强硬政策
3.1.3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第二次安倍执政后期对华政策的新转向
3.2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特征
3.2.1 对华两面性
3.2.2 对美依赖性
3.2.3 政策务实性
第4章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调整的动因分析
4.1 体系因素:亚太格局变动下的压力与机遇
4.1.1 东亚地区力量结构的变化
4.1.2 美国亚太战略调整提供的助力
4.1.3 东盟实行“大国平衡”战略的机遇
4.2 认知干预:领导人意象和国家—社会关系干预认知
4.2.1 领导人意象影响对局势的感知
4.2.2 国家—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干预对政局的认知
4.3 制度干预:日本国内政治制度干预决策制定
4.3.1 日本政党制度的掣肘
4.3.2 日本事前审查制和官邸主导的干预
4.3.3 日本议会制度的影响
第5章 安倍两次执政时期对华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
5.1 安倍对华政策调整对日本国内的影响
5.1.1 日本政局右倾保守化由缓和到加剧
5.1.2 日本民族主义由沉寂到活跃
5.2 安倍对华政策调整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5.2.1 中日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由友好期进入低谷期
5.2.2 中日经济合作由蓬勃发展到前行受阻
5.2.3 中日两国由互信到互疑撼动了友好根基
5.3 安倍对华政策调整对东亚安全和地区合作的影响
5.3.1 东亚地区安全形势由缓和渐趋紧张
5.3.2 东亚一体化的进程由稳步前行到受阻延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J]. 熊达云. 东北亚学刊. 2018(06)
[2]安倍保守主义思想的倾向、地位、构建及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力[J]. 刘迪. 东北亚学刊. 2018(06)
[3]应对中日关系的新形势与老问题——实现中日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思考[J]. 樊小菊. 现代国际关系. 2018(10)
[4]安倍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及其限度[J]. 吕耀东. 现代国际关系. 2018(10)
[5]安倍东亚外交重构的动因与挑战探析[J]. 刘玉丽,沈海涛. 和平与发展. 2018(05)
[6]安倍对华政策两面性的新表现[J]. 张晓磊. 东北亚学刊. 2018(05)
[7]“对冲”与“楔子”:美国“印太”战略的内生逻辑——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视角[J]. 王鹏. 当代亚太. 2018(03)
[8]美日同盟与中日关系[J]. 袁征. 和平与发展. 2018(03)
[9]亚太大变局中日本的战略选择和中日关系走向[J]. 项昊宇. 和平与发展. 2018(03)
[10]新全球化下的中日关系新起航[J]. 刘军红. 和平与发展. 2018(03)
博士论文
[1]日本政党体制的结构转换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 姜红.吉林大学 2015
[2]人性、历史与冲突[D]. 杨吉平.南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与趋势[D]. 王恩泰.吉林大学 2017
[2]战后日本的东南亚赔偿外交研究[D]. 李垣萤.山东大学 2017
[3]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探析[D]. 刘佳茵.吉林大学 2016
[4]新时期日本东亚战略下的对华政策[D]. 刘磊.外交学院 2014
[5]日本21世纪以来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影响研究[D]. 颜欣.湖北大学 2013
[6]东盟大国平衡战略视角下中国的东南亚政策[D]. 栾英.辽宁大学 2012
[7]安倍政权以来日本“价值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D]. 苏建福.国际关系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410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1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