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视角下的邻国外交 ——独立后的印缅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21:49
印度和缅甸同为我国西南重要邻国,印缅双边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我西南边疆安全环境。本论文对独立后的印缅关系进行考察分析,揭示其内涵、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据此研判其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涉印、涉缅历史与现实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对印、对缅外交策略。论文第1—3章重点介绍了印缅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不同时期内印缅关系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和影响因素。第4章阐述了印缅边境反政府武装、非法移民和非法贸易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印缅关系的影响。第5章从中印缅三国相互认知入手,通过介绍中国对缅关系的发展和建设经缅甸连结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及其印度的因应举措,来展示中国因素对印缅关系的作用情况。结论部分对影响印缅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该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作简要展望。1948年以来,印缅关系总体呈现出由高涨到快速回落再由低落到渐次升温的发展历程。尼赫鲁—吴努时期,相同的遭受殖民统治经历、共同的不结盟理念,以及两国领导人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结下的友谊,成就了印缅关系史上的蜜月期。奈温时期,印度对缅甸军人掌权、实施“国有化”和奉行消极中立政策感到不满,两国共同利益减少,双边关...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情况
(二) 国外研究情况
(三)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
三、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
(一)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二) 理论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第一章 印缅关系的历史回顾(1948年以前)
一、古代印缅关系
(一) 11世纪前的印缅关系
(二) 11-19世纪的印缅关系
(三) 印度文化对缅甸古代社会的影响
二、英国治下的印缅关系
(一) 英国对印度和缅甸的征服
(二) 英国治下的印缅政治关系
(三) 英国治下的印缅经济关系
三、独立前印缅关系的特点
(一) 印度文明的传播是古代印缅关系的主流
(二) 英殖民统治时期印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章 冷战时期的印缅关系(1948-1992)
一、冷战时期印度、缅甸的对外政策
(一) 印度的对外政策
(二) 缅甸的对外政策
二、冷战时期的印缅关系
(一) 1948-1962年蜜月期
(二) 1962-1988年冷淡期
(三) 1988-1992年对抗期
(四) 影响冷战时期印缅关系的主要因素
三、冷战时期印缅关系的特点
(一) 受缅甸国内政局影响
(二) 受意识形态影响
(三) 突出政治—外交关系
第三章 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发展(1992-2012)
一、冷战后印度、缅甸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 印度对外政策的调整
(二) 缅甸对外政策的调整
二、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发展
(一) 政治—外交关系
(二) 经济—贸易关系
(三) 军事—安全关系
(四) 影响冷战后印缅关系的主要因素
三、冷战后印缅关系的特点
(一) 印度对缅政策更加务实
(二) 双边关系持续升温
第四章 印缅关系中的边境问题
一、跨境反政府武装问题
(一) 印东北的叛乱组织
(二) 缅甸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
(三) 印缅两国反政府武装的跨境活动
二、非法移民问题
(一) 独立以来印缅之间的非法移民问题
(二) 印度因应缅甸非法移民的举措
(三) 非法移民给印缅关系带来的挑战
三、非法贸易问题
(一) 边境毒品交易
(二) 非正式贸易
四、边境问题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第五章 印缅关系的中国因素
一、印缅中三国的相互认知
(一) 印度对中缅两国的认知
(二) 缅甸对中印两国的认知
(三) 中国对印缅两国的认知
二、中国对缅关系的新发展与印度的反应
(一)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战略考量
(二)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实施
(三) 印度因应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举措
(四)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三、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连结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与印度的反应
(一) 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
(二) 印缅中对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认知
(三) 印度应对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举措
(四) 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四、中国因素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结论
一、影响印缅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受两国外交政策影响
(二) 受意识形态影响
(三) 受缅甸政局影响
(四) 受边境问题影响
(五) 受中国因素影响
二、印缅关系的未来展望
三、印缅关系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对中国进入印度洋的认知与反应[J]. 时宏远. 南亚研究. 2012(04)
[2]油气资源:缅甸多边外交的新手段[J]. 刘务,贺圣达. 南亚研究. 2012(03)
[3]印度东北边区的“慢性溃疡”[J]. 李益波. 南风窗. 2012(18)
[4]中国“印度洋困境”中的美国因素[J]. 曾信凯. 南亚研究. 2012(02)
[5]缅甸太公王国真相考辩[J]. 何平. 思想战线. 2012(02)
[6]评析民族主义文化对当代印度外交的影响[J]. 宋静.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7]印孟关系中的非法移民问题[J]. 时宏远. 南亚研究. 2011(04)
[8]印度“东向”战略的意图[J]. 马燕冰. 和平与发展. 2011(05)
[9]印度在缅甸的战略利益、战略举措及制约因素[J]. 李忠林.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1(03)
[10]浅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及影响[J]. 余芳琼. 唐山学院学报. 2011(04)
博士论文
[1]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D]. 阮金之.暨南大学 2010
[2]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D]. 杨值珍.中共中央党校 2007
硕士论文
[1]评析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D]. 万道滨.新疆大学 2011
[2]冷战后中缅关系研究[D]. 姚璐.郑州大学 2011
[3]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印度因素[D]. 冯婉.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新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印关系[D]. 刘杨建.南昌大学 2010
[5]西方对缅甸的制裁及其影响[D]. 尹齐喜.暨南大学 2010
[6]缅甸对外经济关系研究(1988-2009)[D]. 陶程.云南大学 2010
[7]试析印度东向政策的推行[D]. 张传坤.山东大学 2010
[8]冷战后美印关系研究[D]. 李燕.山东师范大学 2009
[9]21世纪印度地缘政治战略转变与中印关系[D]. 万明威.黑龙江大学 2009
[10]印度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 石双燕.贵州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7062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情况
(二) 国外研究情况
(三)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
三、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
(一)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二) 理论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第一章 印缅关系的历史回顾(1948年以前)
一、古代印缅关系
(一) 11世纪前的印缅关系
(二) 11-19世纪的印缅关系
(三) 印度文化对缅甸古代社会的影响
二、英国治下的印缅关系
(一) 英国对印度和缅甸的征服
(二) 英国治下的印缅政治关系
(三) 英国治下的印缅经济关系
三、独立前印缅关系的特点
(一) 印度文明的传播是古代印缅关系的主流
(二) 英殖民统治时期印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章 冷战时期的印缅关系(1948-1992)
一、冷战时期印度、缅甸的对外政策
(一) 印度的对外政策
(二) 缅甸的对外政策
二、冷战时期的印缅关系
(一) 1948-1962年蜜月期
(二) 1962-1988年冷淡期
(三) 1988-1992年对抗期
(四) 影响冷战时期印缅关系的主要因素
三、冷战时期印缅关系的特点
(一) 受缅甸国内政局影响
(二) 受意识形态影响
(三) 突出政治—外交关系
第三章 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发展(1992-2012)
一、冷战后印度、缅甸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 印度对外政策的调整
(二) 缅甸对外政策的调整
二、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发展
(一) 政治—外交关系
(二) 经济—贸易关系
(三) 军事—安全关系
(四) 影响冷战后印缅关系的主要因素
三、冷战后印缅关系的特点
(一) 印度对缅政策更加务实
(二) 双边关系持续升温
第四章 印缅关系中的边境问题
一、跨境反政府武装问题
(一) 印东北的叛乱组织
(二) 缅甸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
(三) 印缅两国反政府武装的跨境活动
二、非法移民问题
(一) 独立以来印缅之间的非法移民问题
(二) 印度因应缅甸非法移民的举措
(三) 非法移民给印缅关系带来的挑战
三、非法贸易问题
(一) 边境毒品交易
(二) 非正式贸易
四、边境问题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第五章 印缅关系的中国因素
一、印缅中三国的相互认知
(一) 印度对中缅两国的认知
(二) 缅甸对中印两国的认知
(三) 中国对印缅两国的认知
二、中国对缅关系的新发展与印度的反应
(一)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战略考量
(二)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实施
(三) 印度因应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的举措
(四) 中国发展和深化对缅关系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三、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连结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与印度的反应
(一) 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
(二) 印缅中对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认知
(三) 印度应对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举措
(四) 中国建设经由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四、中国因素与印缅中三边关系
结论
一、影响印缅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受两国外交政策影响
(二) 受意识形态影响
(三) 受缅甸政局影响
(四) 受边境问题影响
(五) 受中国因素影响
二、印缅关系的未来展望
三、印缅关系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对中国进入印度洋的认知与反应[J]. 时宏远. 南亚研究. 2012(04)
[2]油气资源:缅甸多边外交的新手段[J]. 刘务,贺圣达. 南亚研究. 2012(03)
[3]印度东北边区的“慢性溃疡”[J]. 李益波. 南风窗. 2012(18)
[4]中国“印度洋困境”中的美国因素[J]. 曾信凯. 南亚研究. 2012(02)
[5]缅甸太公王国真相考辩[J]. 何平. 思想战线. 2012(02)
[6]评析民族主义文化对当代印度外交的影响[J]. 宋静.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7]印孟关系中的非法移民问题[J]. 时宏远. 南亚研究. 2011(04)
[8]印度“东向”战略的意图[J]. 马燕冰. 和平与发展. 2011(05)
[9]印度在缅甸的战略利益、战略举措及制约因素[J]. 李忠林.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1(03)
[10]浅析东向政策在印度大国战略中的地位及影响[J]. 余芳琼. 唐山学院学报. 2011(04)
博士论文
[1]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D]. 阮金之.暨南大学 2010
[2]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D]. 杨值珍.中共中央党校 2007
硕士论文
[1]评析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D]. 万道滨.新疆大学 2011
[2]冷战后中缅关系研究[D]. 姚璐.郑州大学 2011
[3]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印度因素[D]. 冯婉.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新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印关系[D]. 刘杨建.南昌大学 2010
[5]西方对缅甸的制裁及其影响[D]. 尹齐喜.暨南大学 2010
[6]缅甸对外经济关系研究(1988-2009)[D]. 陶程.云南大学 2010
[7]试析印度东向政策的推行[D]. 张传坤.山东大学 2010
[8]冷战后美印关系研究[D]. 李燕.山东师范大学 2009
[9]21世纪印度地缘政治战略转变与中印关系[D]. 万明威.黑龙江大学 2009
[10]印度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 石双燕.贵州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7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27062.html